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一词,本身含义不甚明确并可能只在局部地区使用。
德…格鲁特在《中国的宗教派别和宗教迫害》一书第127页将这个词同瑜伽派联系了起来。
但是,我遍查了关于佛教的各种标准参考资料,却不能肯定这种说法。
用于在俗道士的则是“火居道士”
一词。
弘历下达反对在俗僧道的诏谕,可能是受了400年前明代的一项公告的触动。
☆★☆★☆★☆★
弘历与高晋这位皇家姻亲之间这番相互攀比的血腥对话表明,对于那些将大多数僧道人员视为虚伪与腐败的社会渣滓的统治者们来说,对和尚狠狠地予以惩罚简直是他们的一种道义满足的源泉。
既然他们对于僧道的行为有着这样的看法,他们当然也会觉得完全有理由把僧道人员同包括施展妖术在内的种种有害及不道德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了。
当官员们看到下层僧道人员人数激增并因此发出警报时,正如本书第二章所叙述的那样,皇帝对于僧道的恐惧也大大加深,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对妖党进行追踪围剿。
除乞丐外,和尚道士——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小寺庙道观中以及外出在途的和尚道士——便成了中国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社会群体。
这是因为,他们既得不到亲属的庇荫也得不到杜区的保护。
但问题还在于,为什么一般民众会那么热衷地参与1768年这场对于妖觉的迫害围剿呢?
僧道、乞丐与普通百姓
和尚是1768年大恐慌的主要嫌疑对象。
但多少有点让人惊奇的是,十八世纪有关谈神说鬼的两本主要的集子(著者为蒲松龄和袁枚)对和尚的描述却相对来说十分友善。
大量的妖术行径都被归到了像本章开头所叙及的谋财害命的道士头上。
相形之下,和尚遭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虚伪或不道德的行为,尤其是他们在性生活上的放纵(在欧洲,这也是人们对僧侣发起攻击时通常会涉及到的一个主题)。
此中奥妙,为“妖道淫僧”
一词所道尽。
①对我们来说,则必须超越那些出色的小说家们的叙事水准,发掘出百姓对和尚产生恐惧的原因究竟何在。
②在一个对陌生人存有恐惧的社会中,和尚由于自己生活中的若干侧面而让人看上去便觉得不甚安全。
其中一个侧面,便是他们长期地,有时甚至竭其终生只是处于见习修行的地位,即他们虽然削发出家,却并无僧职。
一个和尚若要获授僧职,通常需要从属于某座有地位的“官寺”
,在一位资深师父的指导下经历并完成很长的学习过程。
而如果只是当一名见习和尚,就相对要容易随便得多。
他只需表明自己摒弃世俗生活的意愿,由师父削发(师父则将负责他的修行)并开始遵从“十戒”
(诸如禁欲、素食等等)便可以了。
这样的出家人离开了自己的家而以寺庙为家,师父便成了父亲,其他同师门下的和尚则成了师兄弟。
☆★☆★☆★☆★
①蒲松龄:《聊斋志异》,第131页。
在这本流传甚广的鬼怪故事集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和尚使用妖术来伤害吝啬的施主,这同其它的故事都不一样,因而十分突出。
②关于佛教在帝制晚期的实际活动以及佛教僧人的生活,仍旧研究。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所借助的田野调查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初期的情况。
这样的做法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但他的好处在于,我们是在同实际活动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打交道。
而且,我想我在这里所讨论的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是很少发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