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小王正好相反。
一般来说,讲述者说话内容前后次序的不同会在听者的心里产生不同的感觉。
以大多数人的心理而言,对后面说出的内容更为重视。
老刘熟知这个现象,把商品的长处放在后面,自然顾客对价格贵一些这一不利因素注意的程度就减弱了许多,所以老刘当然比小王卖得多了。
由上述的故事可知,要是我们想强调某个重点时,最好把有缺点的地方先提出来,然后再说明优点,采取“先夺后予”
,效果较好。
在处理“夺”
和“予”
的问题上,北京名店同仁堂有其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
解放前,老北京城每年都要挖城沟。
那时没有路灯,晚上车和行人多有不便,有人不小心,还会发生事故。
北京城有“同仁堂”
药店,“同仁堂”
老板禾印川看到这种情况大发善心,在四城开沟的地方悬挂灯笼,为行人照明。
每当夜晚,贴有“同仁堂”
三个大字的灯笼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除此之外,“同仁堂”
药店还做了不少慈善事业,如为全国各地来京应试的举子赠送药品、冬设粥丁、夏送暑药、赈济穷人、捐助办学等等。
“同仁堂”
的义举使它的美名远扬。
“同仁堂”
的业务日益发达,迅速扩展到天津、上海、青岛、汉口、长春、西安、长沙、福州和香港等地。
就是现在,“同仁堂”
的名字仍在许多人心目中印象颇深,这是因为许多年来,“同仁堂”
不断努力在公众中树立公益形象的结果。
“同仁堂”
采用的是在给予仁德的同时销售药品的做法。
从商业角度说,卖药是为了从顾客那里赚到钱,这是“夺”
,而舍药、送药、照明、舍粥都是做的仁善之事,这是“予”
,正是有了“予”
这才使“夺”
变得更有保障。
社会的文明使得懂得先夺后予的商家越来越多了,而这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使顾客觉得贴心。
例如华新牛排西餐厅也许算得上是台湾最体贴顾客的一家餐厅了。
凡是去过华新消费的客人,结账后都会得到一个轻便好拿而且“应有尽有”
的纸制钱袋。
其中除了应找给顾客的零钱外,还有顾客意见卡、火柴盒、外烩菜单与“华新简讯”
各一份。
找钱袋的外页写着中、英文的感谢字样,内页则为当月的菜单,既便利顾客,又可达到促销及改进服务品质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华新的找钱袋不愧为赢得信誉的一记妙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