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儒商生意经(4)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对企业来讲,“上下同欲”
就是指企业与雇员之间齐心协力,而这是建筑在员工感到自己的利益和命运同企业的效益和前途息息相关这个基础之上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因此,任何企业要有效地组织生产,必须“以欲从人”
,即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以此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胡雪岩治众,也注意运用物质利益这一经济杠杆。
阜康银号业务发达后,在通都大衢遍设分号,每当胡雪岩雇佣号友时:“必询其家食指若干,需用几何,先以一岁度支畀之,俾无内顾之忧”
,这样,一则使雇工专心致志,二则使他们感恩戴德,干起活来,自然更卖力,受惠的当然还是胡雪岩。
企业内部员工的劳动态度、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各不相同,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势必造成平庸而怠惰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才高而勤奋者不能脱颖而出。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一种赏罚分明的竞争激励体制,以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才能和专长。
在胡庆余堂,胡雪岩也通过行赏用罚进行有效的管理。
他行赏罚以实绩为依据,处以公心。
罚,不回避管理层;赏,不忘记普通药工。
工资收入、职位晋升也是激励手段之一。
当时,叶种德堂有个切药工业务上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
,但因脾气耿直火爆而常常得罪人,在叶种德堂呆不下去了,经人介绍来到胡庆余堂后,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
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石板刨”
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
胡雪岩宁肯厚待有一技之长的“刺头”
,也不肯赏惟惟诺诺的平庸之辈。
人是有感情的社会动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石板刨”
见驰名朝野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竟如此器重自己这个在叶种德堂受气的小人物,怎不感其知遇之恩而加倍效力呢?
胡雪岩对有功者,特设“功劳股”
,这是从盈利中抽出的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给对胡庆余堂有特殊贡献的人。
功劳股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为止。
有位叫孙永康的年轻药工就曾获得此项奖励。
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一排商店失火,火势迅速蔓延,眼看火焰就要扑向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毫不犹豫地用一桶冷水将全身淋湿,迅速冲进火场,抢出招牌,头发、眉毛都让火烧掉了。
胡雪岩闻讯,立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
,以奖励其“护店之举”
。
企业主为了拢住雇员的心,一般舍得施以小恩小惠,但他们大多有“吃我一餐,听我使唤”
的心理,所以,当雇员年老体弱之后,业主普遍采取扫地出门的态度,任其冻饿不肯援手,而这会使在职人员心生前途渺茫、得过且过之感,因为他们认为眼下老弱者的下场就是他们将来生活的写照,胡雪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设立了“阳俸”
。
所谓阳俸,就像现在的退休金,发给老弱多病无法继续工作的人。
而“阴俸”
如同现在的遗属生活补助费,是职工死后,按照工龄长短发给其家属的生活费。
当然,不是人人可得阳俸和阴俸,须以对胡庆余堂有过贡献为前提,含有论功行赏之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