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
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刘希夷活活害死。
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
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生活上不应该沽名钓誉,工作上更不应该沽名钓誉。
别人的功劳,你要去抢,那行吗?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所以,美名誉是自己干出来的。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春秋时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物,展开了生死搏斗。
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在和越王勾践的争战中受重伤而死。
夫差守孝期满,亲率大军,兵临越国。
越王勾践率军迎战,但是由于兵力悬殊,越军惨败,只剩下五千人退到会稽。
在越国将要灭亡的时候,范蠡进言:“战争打到这个地步,惟一的办法就是送上丰厚礼物,谦恭哀求,讨得吴王的哀怜和同情,越国或许可以幸存。
如果他不允许的话,君主只好委屈自己,去做吴王的奴仆,寻找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勾践依范蠡的话,言卑情切地向吴王请求活命,并且答应献出越国,越王和王妃供吴王驱使。
夫差答应了越国讲和投降的条件。
公元前492年,勾践怀着极其伤感和屈辱的心情,带着自己的王妃,在范蠡的陪同下来到吴国作奴仆。
勾践入见吴王时,跪拜叩首,感恩戴德的表情,从脸上清晰地表现出来,连吴王夫差也觉得于心不忍,便决定不给勾践太重的杂役干,只教他去宫中养马。
越王君臣在马圈里结屋居住,他和妻子、范蠡在宫中小心翼翼,既不敢发怒,也不敢多说话,只是用眼睛交流彼此之间的心意。
夫差派人侦察他们的行动,只见他们穿的是破衣烂裙,吃的是粗糠野菜,勾践喂马,范蠡打草,王妃做饭洗衣,个个安分守己,一副心甘情愿,长相厮守,甘愿终生养马的样子。
吴王夫差得到报告后,认为他们意志消磨殆尽,再无王者尊严可言,于是对他们放松了警戒。
夫差每次乘车出行,勾践都亲自给他备好马车,每到一地都当站马桩。
吴国的老百姓都认为此人太没有志气,于是朝着他吐唾沫,弄的勾践满身都是唾液,而勾践毫不理会,只是静静地站着,好像惟恐自己一动,惊了王驾的马,自己吃罪不起的样子。
连吴王看在眼里,心中都觉得十分不应该,于是命令人们禁止侮辱勾践。
最令吴王夫差心生怜悯的是:有一次,吴王生病,勾践叩见吴王,显出对吴王十分关心的样子,跪拜询问病情。
恰在此时,吴王要到厕所去,勾践便请求饮溲尝便,判断一下病情。
等尝过之后,高兴地对吴王说:“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一个人忍辱负重、甘受凌辱的事例,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忍辱到勾践这种程度:去主动尝人的粪便,想必古今中外,只有他勾践一人吧?
常人做不到的事,一个国王却不得不去做,为何?复国雪耻也!
这样的屈辱,只有政治家才会承受。
就这样,冬去夏来,越王勾践整整服了三年苦役。
与此同时,范蠡用重金收买了伯丕,并向吴王献上美女西施,吴王夫差终于赦免了勾践,放他回国。
越王回国之后,一面仍给吴国纳贡,一面卧薪尝胆。
他鼓励生产,养护军备,自己亲自下地种田。
越国的人口于是猛增,生产迅速发展,军事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了,在二十二年之后灭了吴国。
吴王羞愧难言,自杀而亡,越王终于报了血仇。
不难想像,越王受的耻辱是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但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的复国志向一直激励着他,使他忍受了各种屈辱,这就是大丈夫的能屈;回国之后,励精图治,卧薪尝胆,鼓励生产,养护军备,使国力大增,终于击败吴国,报仇复国,这就是政治家的能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