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引伸为刻核、刻薄之刻。
从刀。
亥声。”
其字形结构体现了通过刀来进行刻画的动作。
用作名词时,泛指在各种材料上雕刻;因为雕刻是从物体上去除部分材料,所以
“刻”
引申出削减、减少的意思;也用来形容苛刻、严酷。
由于雕刻需要精准和深度,“刻”
又引申出程度深、严格的意思。
如
“苛刻”
,形容要求过于严格、刻薄;“刻骨铭心”
,形容记忆深刻,像雕刻在骨头和心上一样。
最后还可为计时单位,一昼夜共一百刻。
“铭”
,形声字,最古形体为战国金文,产生年代不晚于春秋。
在战国金文的字形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兼会意字;“金”
为形符,最初指的应该是在金属器物上雕刻的意思,“名”
在这里既表音又表义,“名”
本义指名字、名称,引申而有记号、记录的意思;综合本义就是在金属器物上铸刻文字的意思。
铭的基本义是记载、镂刻,特指在金石等器物上刻铸文字。
引申用作名词,指在金石等器物上刻铸的文字。
《说文解字》:“铭,记也,从金名声。”
商周时期盛行在铜器上刻文。
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铜器上刻文是不易磨灭的,所以“铭”
又引申为印象极深、永记不忘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刻骨铭心”
“铭肌镂骨”
等词语。
显然这是比喻用法,只是夸张地说明印象之深,就像刻在心、骨上一样。
又由此产生了铭感、铭记等词,意思是像刻在心上一样深深地感谢、记住。
《广韵》:“铭,铭记。”
《释名》曰:“铭,名也,记名其功也。”
“铭”
最初是用来刻文记功的,后来“铭”
也用来引申鉴诫以警自勉的。
《礼记·大学》所载的所谓汤的盘铭:“既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说苑·敬慎》所载的缄口金人的铭:“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