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又整治器械战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在上邽会师,胡济失约没有到来,因此姜维被魏大将邓艾大破于段谷(今甘肃省天水县东南),军队星散流离,死了许多。
士兵人民因此都怨恨他,而陇以西也骚动不安。
姜维向朝廷请罪,引咎自责,自动请求贬削官爵。
朝廷于是贬他为后将军,代理大将军的职务。
二十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造反,魏国把关中的兵马分一部分出来到东方压制。
姜维想趁着关中空虚攻打秦川,又再率兵几万人出骆谷(今陕西省盩厔县西南),直到沈岭。
当时长城内储藏了许多粮谷,但守兵却很少,听说姜维来了,大家都很惶恐。
魏大将军司马望负责抵挡姜维,邓艾也从陇右赶来,都在长城驻军。
姜维进驻芒水(在陕西省盩厔县东南,北流入渭),各部队都依山扎营。
司马望、邓艾傍着渭水坚守防线,姜维屡次下来挑战,司马望、邓艾只是不理。
到了(后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姜维接到诸葛诞已经破败的消息,就退兵回成都。
朝廷恢复委任他大将军的职位。
起初,先主留魏延镇守汉中,都是在许多防线阵地设置兵力来抵御外敌,敌人假如攻来,就尽力防守,不让他深入一步。
一直到兴势这一役,王平抗拒曹爽,都是承袭这个法子。
姜维建议,他认为错落守着各处防线,虽然合乎《周易》“重门”
的用意,但只可以抵抗敌人的侵略,是被动的,不可能获得重大胜利。
不如让他们一听到敌人要来,各防线马上收兵,把谷食集中,退到汉(今陕西省沔县)、乐(今陕西省城固县)两城里防守,使敌人不能进入平地,暂且由重重关防镇守抵御敌人。
在敌人要发动攻击的时候,命令各地游击部队一齐向前乘虚骚扰他。
敌人攻城无功,野外一点零散的谷食也没有,他们千里迢迢的运送粮草,补给不容易,到后来自然人马疲倦,粮食短缺,非退兵不可。
等他退兵的那一天,我们各城一起出兵,连同游击部队合力搏杀他,这是歼灭敌人的最好战术。
朝廷于是命令督汉中的胡济退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都设立了防守阵地。
三国志四十四 蜀书十四(5)
景耀五年,姜维带领人马出兵汉、侯和,被邓艾所破,退回沓中(在青海东南境,甘肃临潭县之西)。
姜维本来是外乡人,托身蜀国,多年来带兵攻战,但却不曾建下功绩,而宦官黄皓等在宫里弄权,右大将军阎宇和黄皓朋比为奸,黄皓暗中想废掉姜维的兵权扶植阎宇。
姜维也怀疑黄皓有什么阴谋诡计要害他,所以心生恐惧,不敢再回到成都。
景耀六年,姜维上表给后主说:“臣得到消息,钟会在关中整治兵马,有来进攻的企图,我们应该一起派出张翼、廖化督镇各个部队,分头守护阳安关口、阴平(故城在今甘肃省文县西北)桥头,以防范未然。”
黄皓向鬼巫求问消息是否正确,得到的结果是说敌人无论如何不会攻来,黄皓就启奏后主把这件事掩盖过去了,所有的臣子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等到钟会快要进兵骆谷,邓艾快要攻入沓中,然后朝廷才派右车骑廖化到沓中作姜维的后援,派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到阳安关口作各防线的外围助力。
等到救兵开到阴平,接到消息说魏将诸葛绪挥兵指向建威,因此救兵就停在阴平等候敌人。
过了一个多月,姜维被邓艾所摧败,退守阴平。
钟会进兵包围了汉、乐两城,派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打开城门出去投降了,傅佥格斗而死。
钟会攻乐城没能成功,听得关口已被攻下了,就长驱直入。
张翼、董厥才到了汉寿,姜维、廖化也弃了阴平撤退,刚好和张翼、董厥会合,全部退守剑阁准备抗拒钟会。
钟会写信给姜维,说:“公侯以文武双全的才德,抱负盖世的韬略,功劳成就于巴、汉,声望显扬于华夏,远近的人没有不敬服您的威名。
我常常想起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同在一个朝廷的广大德化荫庇之下,我对您神交已久,这种友谊只有吴季札、郑子产一见如故的交情可以比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