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
,能行法治。
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
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
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
。
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尚礼重法:
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
。
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
此即“拨乱刑为先”
。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
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谲诈之能。
精通兵法: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
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主张“兵以义动”
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
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在经济上,曹操也有多项举措: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曹操于浚仪(今开封市)修睢阳渠,即疏通浚仪至睢阳(今商丘市南)一段汴渠,以利运道。
此外,他还施行屯田;改革户籍;兴修水利;提倡廉洁勤俭自律。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