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0部分(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反映出的是美国应对战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美国按照一场突发的战争模式,来检验从国家层面到驻亚太战区部队的全面应变能力。

1、迅速做出政治和外交反应。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小布什总统弟弟到灾区巡视;老布什和克林顿领导“全国性赈灾运动”

的场面。

小布什在夫人劳拉和老布什及克林顿陪同下,还到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大使馆进行吊唁。

同时,布什总统下令全美国下半旗一周,对“大悲剧中的受难者”

,尤其对数以万计的死者和孤儿表示同情。

美国的认捐额,也戏剧性地一下从1500万美元飙升到3亿5千万美元。

2、立即组成区域性国际联盟--实际上即战争结盟,为组成盟军做准备。

这种类似战争动员和舆论准备的行动开始的同时,布什在他的得克萨斯州牧场宣布,美国已经联同澳洲、日本和印度,组成“国际核心救灾组织”

,领导印度洋海啸灾区救援工作。

不仅把中国、欧盟有意撇在一边,连联合国也再次被晾在一边,一如伊拉克战争时的历史重演。

此次美国组织的“四国帮”

,被分析家称为“可能是美国主导的亚洲版北约的一个翻版”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太平洋大国,也是美国的传统军事盟国;印度近年与美国是“战略伙伴”

,彼此已经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联合行动机制。

四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如此惊人的步调一致,足见其在共同利益促使下的心照不宣。

虽然“四国帮”

的寿命不到一周,作为应付未来在亚洲战争危机中联合军事行动的一次实践机会,其意味十分深远。

3、以高机动性的海空力量快速开进,以控制局势,抢占有利态势。

这些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行动之后,是军事战略层面的紧密衔接。

在所有参与救灾的世界各国军队或救援组织中,美军最早到达灾区,显示了以海空力量为主要编成的美军的高机动性。

 。

 想看书来

第六节、海啸赈灾的准军事观察(2)

2004年12月31日--距海啸发生5天,美国第一支包括航母和4艘舰艇组成的舰队已抵达苏门答腊的北部海域。

2005年1月3日,以“好人理查德”

号为核心,由一艘直升机航母和7艘支援舰组成的第二支美军舰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洋灾区。

由6艘运输舰组成的第三舰队,满载包括可支持万名海军陆战队员行动30天所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农别闹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枭门邪妻极品捉妖系统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绝世保安太古神王神圣罗马帝国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武林店小二韶光艳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九龙吞珠万界基因凌天至尊特种岁月重生之都市邪仙大话之神NBA禁区推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