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在这里好像感到比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更自由自在。
而且,我还有一种和方湄在一起的感觉。
这当然是不真实的。
因为,方湄还是什么消息也没有。
这样想,我只不过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罢了。
终于有一天,我在心里想,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和方湄联系一下呢?我把单位里的那台照相机带回方湄的房间,然后架好三角架,给自己拍了一些照片。
比如,我在厨房炒菜的照片,边听音乐边喝啤酒的照片,把脚跷在桌子上边看书边抽烟的照片,晚上,一个人趴在地铺上看电视的照片。
还有我蒙头大睡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钻进被窝里时,顺手按下的自动快门拍的,洗出来后,效果还相当不错。
我把这些照片寄给了云南的一个朋友,他在昆明的一家报社工作,我估计他应该能设法把我的照片转给方湄。
他接到我的信后,立即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静候佳音。
当然,我也没有守株待兔。
我到上海图书馆去了一趟。
看了一天的云南的报纸和杂志,想从上面找到一点志愿者的消息,看能否发现方湄的蛛丝马迹,但结果却让我失望。
不仅在当地的报纸上找不到方湄的一丁点信息,连志愿者的新闻也没能找到几则。
倒是看了不少如何发展旅游业,以振兴云南经济的报道。
有篇文章还洋洋洒洒地证明了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就是云南的丽江,希望有关方面能出面,通过新闻媒体和法律的形式将其正式确立。
因为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琴声只献陌生人(8)
我把报纸放下,不禁为自己的天真和迂腐感到可笑。
在这个时代,除了钱外,有谁还会关心一个莫名其妙的志愿者呢?方湄可不是去旅游的。
因为是星期天,阅览室里的人还不少,其中大部分是中学生模样的小朋友和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由于没有座位,他们很多人都直接坐在走廊的地板上看书,还有的则站在书架前一本本地翻阅手里的书报。
我走到书架前,随手取下一本彩印的娱乐类杂志,想轻松一下,换换眼睛和脑子。
可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居然在这上面发现了一则有关方湄的消息。
我的眼睛一下瞪大了,立即把这篇文章反复读了好几遍。
记者把方湄现在在云南的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
显然,在这位记者看来,这位歌坛红星近段时间已由绚烂归于平淡,她如今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小学当老师,每天天不亮就需要起床,去接翻山越岭而来上课的孩子,中午,她还要给孩子们做饭,晚上,则一个人在煤油灯下备第二天的课。
生活是单调的,日常的,可方湄却并没有厌倦。
因为,她正在反思自己前一段时间的音乐,而她对这里的生活的感受越深,对自己将来的音乐走向的把握也才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
文章压题的地方有一张方湄的照片,不过还是方湄在当歌星时用在磁带封面上的那张标志性的黑白照片。
很有可能,这篇文章是篇二手的,记者并没有见到方湄。
这也正是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因为这张照片,还有这篇文章的口吻所给人的感觉,似乎方湄是为了体验生活才去的云南,而不是顺应内心的召唤才去的。
不过,如果记者真的这样写,又有谁能相信呢?
更让我不解的是,大胡子对记者说方湄之所以到云南去采风,是小粉桥公司的安排,是为了下一张唱片的创作寻找灵感。
我想,这固然是大胡子无奈之下的缓兵之计,作为朋友,可以理解。
但他对方湄的行动这样解释,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