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青年时期,他的同学、同事、朋友中间,有的加入了国民党,
有些成为共产党人,原来大家相处都不错,没想到一夜间就反目成仇,彼此
残杀。
血淋淋的现实对他刺激很大,使他觉得政治太残酷太可怕,因而决心
不参加任何党派。
到了晚年,他说:“我一生,不愿介入政,治纷争,又从
来没有远离过政治漩涡,像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盼望着有一场风暴,风暴
真的来临,却又胆怯滞步了。”
用不愿下海湿衣而又一直倚岸观潮来形容他,
十分贴切。
父亲青年时就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后来终于以新闻为业,辛勤笔耕
了一辈子。
这些年我一直在整理父亲留下的文稿,面对着他数千万言的文章
著作,我感到惊愕:父亲几乎是不停笔地在写啊!
这些文字记录了他生活的
时代、历史,记录了他的经历、思想,留下了他的真诚与坦白。
他是他的灵
魂无保留地披露在读者面前了,既不夸大,也不掩饰。
对于一个记者和作家
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容易的。
如果说,要从父亲那里继承些什么的话,
也就是这一个“真”
字吧。
父亲的新闻、文学生涯使他有机会结识了中国政坛、文坛上的许多风
云人物。
二十年代,他为邵力子主编的《国民日报》“觉悟”
副刊撰稿,与
邵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三十年代,父亲与鲁迅先生相识并成为挚友,父
亲后来撰写的纪念、评论鲁迅的文章,已成为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抗战爆发后,父亲曾在浙江金华中国旅行社采访过周恩来以及在皖南
采访过叶挺、陈毅将军等,结交了一些共产党方面的朋友。
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父亲倍感振奋。
他一扫往昔的沉闷彷徨,以高
昂的热情奔走呼号,宣传抗日。
作为中央社的特派战地记者,他完全忘记了
个人的安危,哪里战斗最激烈,他就到那里去。
上海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父亲也在其列,发出了一篇又一篇第一手战况消息。
台儿庄会战,父亲采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