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草窝窝里
飞出金凤凰,父母亲朋为之骄傲。
数年后,大学生毕业,被分配在县政府机
关作科员,月薪三百余,不够浯屿渔民一顿酒水钱。
于是,浯屿的父母不再
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男孩子十三、四岁便要跟船出海。
哪个孩子哭着闹着
要读书,父母便会骂:读个屁,再读,叫你小子和那个大学生一样的没出息。
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郭包老人陈旧的房舍同全岛气派华贵的氛围
是那样的不协调不格调,自从当午政府为了照顾对革命有功之人,把他从无
固定收入的渔民转为县政府拿月薪水290 元的十七品芝麻小官之后,他便注
定了要加入到浯屿低收入者的行列中去。
好在郭包老人心胸宽广,善于调侃解忧,他说:钱本身外之物,没有
不行,有点就行,钱堆成山,到头来还不一样两腿一蹬,两手空空。
他又说:
我现在还不如老伴孩子们挣得多,但我的饭碗是个铁的,摔不破,他们的饭
碗是瓷的,怕摔。
我冒昧问:您就没有想过也找个发财的门道?
他说:我这人发不了财的,因为胆子小。
如果我还在浯屿,政府没叫
分船,我不敢分;政府没说可以开到澎湖,我也不敢叫大伙往澎湖开船;政
府没说可以把鱼卖给日本人台湾人香港人,我哪里就敢开这个口。
至于搞船
走私货,我就更没这个胆了。
到了县里工作,也知道有人跑到下边要吃喝要
东西,我没干过,没胆量于哟。
这年头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的胆子小,但还不至于饿死
吧,知足者常乐。
胆大的和胆小的同一个郭包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丝毫没有感到奇怪,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人都是这样的,我完全能够理解。
小小的遗憾是,我非
常想在厦门这片海域找到一个当年对敌斗争是英雄今天发家致富是大款的典
型,可惜一个也未寻着,我的一厢情愿在浯屿又一次落了空。
※※※※※
红透的落日和鱼贯归来的船队绘出一幅极美的渔舟唱晚图,繁忙的码
头播传着丰收的喜悦和喧嚣。
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赤裸着被烈日曝晒
成古铜色的脊背,吆喝指挥船工从他的船舱抬下一筐筐鲜肥的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