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十分钟内,三十七个村庄接力转发,最终经由井冈山中继站上传至科普卫星。
系统自动生成应急响应预案,并通过语音广播回传藏语指导手册。
三天后,抢修队赶到时,看到的是一群孩子围着一台冒烟的旧电视,屏幕上跳动着绿色字符??那是他们自己搭建的本地知识缓存服务器。
“我们没丢信号,”
扎西旺姆笑着说,“因为我们就是信号。”
春天来得格外早。
二月十八日,惊蛰未至,南方已有蛙鸣。
这一天,萤火计划迎来历史性时刻??CKL链累计存储达1PB乡土知识数据,相当于三千座县级图书馆的总和。
庆祝仪式很简单:全村人聚在晒谷场上,点燃篝火,轮流讲述自己记忆中最重要的一次“动手经历”
。
周野说,是他第一次修好收音机,听见了外面的世界;
李卫东说,是他爹临终前交给他一把螺丝刀,说“手艺比钱金贵”
;
王秀兰说,是她生小丫那天,赵振国用发电机给产房供电,电线缠在手臂上烫出一圈焦痕;
赵振国没说话,只是掏出那块小小的芯片??“时间种子”
,放进火堆边缘烘烤。
有人问:“你不心疼吗?”
他摇摇头:“有些东西,烧不坏的。”
果然,火焰过后,芯片完好无损。
它被重新装入卫星地面站,成为新一代广播信标的启动密钥。
清明节那天,青山村迎来第一批外国访客??来自肯尼亚、孟加拉、秘鲁的三位乡村教师。
他们参观完所有设施后,在村口石碑前合影。
碑上刻着陈景明亲笔题写的两句话:
**知识生于泥土,
光明来自手中。
**
临行前,肯尼亚老师留下一句话:“我们会把你们的故事带回非洲草原。
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能让斑马‘说话’。”
赵振国送他们上车,回来时发现家门口坐着一个小男孩,约莫七八岁,衣衫褴褛,怀里紧紧抱着一块破碎的太阳能板。
“你是?”
他蹲下身。
孩子抬起头,眼里闪着倔强的光:“我叫阿木……是你朋友说的,只要拿着坏掉的东西,走到有灯的地方,就能找到会修的人。”
赵振国心头一震。
他知道,这场旅程,真的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