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有人挽起裤腿插秧,有人跟着蜂农取蜜,还有位程序员爸爸蹲在菜地里,用代码编写了一个自动识别虫害的小程序,当场开源分享。
临别时,一位母亲拉着王秀兰的手哽咽:“我儿子在北京重点小学,天天补习班排满,可在这里三天,他第一次说‘妈妈,我想当科学家’。”
那一刻,赵振国站在远处,眼眶微热。
他知道,他们种下的不只是作物,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证明普通人也能掌握科技、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深秋某夜,赵振国独自登上村后山岗。
月光如霜,洒在连片的稻田上,银波荡漾。
远处,新建的生物有机肥厂灯火通明,那是用秸秆与牲畜粪便转化能源的循环经济示范点;近处,少年科学院的天文观测台静静矗立,几个孩子正趴在望远镜前寻找木星卫星。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教育部发来的最终确认函:少年科学院将于十二月赴京参展,展位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主厅C区,主题为“来自田野的科学启蒙”
。
他收起手机,仰头望天。
北斗七星清晰可见,仿佛一把勺子舀起了整片苍穹。
这时,小丫打来电话:“爸,你说得对。
今天我们教一年级小朋友编程,让他们用图形化语言控制灌溉阀门。
有个孩子说:‘原来电脑也能帮水稻喝水啊!
’”
赵振国笑了:“是啊,科技本就不该高高在上。
它应该像雨水一样,落到每一寸渴望生长的土地上。”
挂掉电话,他缓缓坐下,任夜风拂面。
这一生,他重建了一个村庄,重塑了一代人的命运,也重新定义了“农民”
这个词的含义。
他曾是个重生者,带着前世的记忆踽踽独行;而现在,他已经不需要依靠任何预知未来的能力??因为他亲手创造的现实,早已超越了所有想象。
远处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夹杂着老师温柔的提醒:“小心点,显微镜很贵重哦!”
“没关系!”
另一个声音响亮回应,“我们会好好珍惜的,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
赵振国闭上眼,嘴角挂着笑意。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真正扎下了根。
不是靠政策,不是靠资金,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眼中永不熄灭的好奇与希望。
这一夜,南岭无眠。
星光之下,无数梦想正在破土而出,如同春天最初那一抹绿意,柔弱,却不可阻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