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如果上市销售的速度比第一期慢,那就说明民间大众的评价真的是两极分化的。
说明很多人看了第一期之后就不想看第二期了。
实际的结果是,第二期杂志开售之后,只用了五天就卖光了,还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找第一期。
第一期剩下的少量杂志,也跟第二期一起彻底卖光了。
编辑和作者们大受鼓舞。
朱简烜随即下令,将已经售出的第一期第二期再加印十万份,准备开售的第三期也同时加印十万份。
第四期开始印刷数量提升到三十万份。
很快,前两期的补货,与第三期按照正常时间发售的杂志,全都在二月底之前卖光了。
三月份开始的第四期三十万分,也在十天之内全部卖光。
第五期的印刷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五十万份,结果同样在十天之内基本售空。
销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预判,印刷厂不得不连续调整产线,配合这个特殊杂志的印刷。
朱简烜看着各方面的汇报,对这个反应基本满意。
大明的报刊杂志市场,新的文化艺术品市场,真的已经足够广阔了。
之前的普通厂商在这里面瞎折腾,随便找人编点故事印出来,都能混的非常不错了。
朱简烜搞的新杂志,有现代杂志的经营理念,还有面向市场的小说的创作指导,自然能够更加的火爆。
朱简烜觉得根据现在这个情况,自己已经不需要专门盯着了。
只要杂志社按部就班的出刊,销量应该会保持这个趋势继续攀升,直到市场基本饱和为止。
那时候的单期发行量应该已经是数百万份了。
朱简烜就给相关部门下了个笼统的命令,让编辑部门、发行部门、印刷部门通力合作。
不断扩大发行范围,逐步推广到大明本土全境,甚至海外人口较多的地方。
让外地的杂志贩卖机构,直接通过电报来反馈销售小情况。
编辑部根据销售速度安排调整印刷数量。
朱简烜创办的杂志开张就火热,自然也立刻引起了民间资本的注意。
做这种杂志的难度,显然要比拍摄戏剧更低。
只要找到一批人来写故事,然后定期印刷好了出去卖就行了。
如果不图大范围发行,只在自己所在的单一城市销售,那成本会更加可控。
所以没过多久,民间的各种故事杂志开始层出不穷。
有的完全照搬古今传奇的模式,有的将其改造的更加的简陋且,只刊印一类甚至一个故事。
朱简烜知道,自己创造的新产业哪怕效果不好,也会在民间引发跟风热潮。
如果迅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那更是会成为投资风向标。
再加上自己的杂志社发行量不断增加,所以皇家产业集团在此之前已经在大规模扩建印刷厂了,同时还在扩建印刷设备厂。
一边为民间提供印刷代理服务,一边向民间印刷公司出售印刷机器。
与此同时,朱简烜安排礼部、刑部、商部联合发文,正式出台和启用出版物审查制度。
不过这个审查制度比较简单,并没有将朱简烜拟定好的规则和要求全部列出,也不会对内容做详细审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