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由罗斯切尔德家族发展并建立起
。
onefxbbs
来的欧洲银行体系向对立的各方提供信贷,全力促成了这种军事对峙。
战争实际上打的是钱粮,到1914 年时,很明显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已经不能负担一场大规模的
战争了。
他们虽然拥有庞大的常备军,普及的军事动员体制,和现代化的武器系统,但他们
的经济却无力支撑巨额的战争费用。
情况恰如俄国枢密院大臣在1914 年2 月向沙皇的进言中
所指出的那样,“作战的花费无疑将超出俄罗斯的有限财力所能负担。
我国势必需要向盟邦
及中立国借贷,不过代价不菲。
如果战争结果对我国不利,则战败的经济后果将难以估量,
全国的经济将陷于全面瘫痪。
即使是战争取得了胜利,对我国的财政也极为不利,德国一败
涂地后将无力赔偿我国的军费。
和约将受制于英国的利益,不会给德国经济充分复苏来偿还
我们的债务的机会,甚至战争结束很久以后也不可能。”
'4。
4'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真的开战,也只能是局部的、短暂的
和低烈度的,可能更像是持续10 个月左右的1870 年的普法战争。
但这样的战争结果,只能
缓解而无法解决欧洲的对立局面。
于是,开战的时间就只有在不稳定和昂贵的和平中拖延着,
直至美联储的成立。
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当时已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强国,拥有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丰富的资源,
但是,直到1913 年以前却仍是一个依赖外债的国家,很少能向国外提供信贷。
原因正是由于
缺少中央银行,纽约的银行家们难以集中调动全国的金融资源(Mobilization of Credit)。
但是,银行家的天性使得他们对大规模战争兴趣浓厚,战争能够毫无疑问地为银行家带来丰
厚的利润。
当美联储法案通过后,国际银行家们立即行动起来,1914 年8 月3 日,罗斯切尔
德在法国的银行就给摩根发报,建议立即组织1 亿美元的信贷用于法国向美国购买物资。
威
尔逊闻讯立即表示反对,国务卿威廉。
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谴责这项贷款为“最
恶劣的非法交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