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还虚心延访地方利弊,并要求所属人民,对于一切利弊,“勿吝忠告”
。
康熙五十年秋,苏省乡试,副主考赵晋与提调马逸姿,内外勾通、大肆舞弊,总督噶礼也受贿于科场。
榜发,苏州士子哗然,千余人抬财神入文庙,供奉明伦堂。
康熙帝遣户部尚书张鹏翮,会同总督噶礼、巡抚张伯行,安徽巡抚梁世勋共审此案。
因事涉噶礼从中受贿索银五十万两,审讯月余不得定案。
对此,张伯行异常愤慨。
次年正月,不顾身家性命,上章弹劾噶礼的不法行径,力主彻底清察科场案。
噶礼密购张伯行疏稿,捏造事实,上章诬陷张伯行。
审讯官员因惧怕噶礼权势,皆附意于噶礼,致使案情趋于复杂,真情不得大白。
康熙帝无奈,降旨:噶礼和张伯行俱解任,交审事大人一并审明。
扬州百姓闻张伯行将解职,皆罢市、撤业,数千人围集公馆,哭声震扬城。
苏州等郡,也相继罢市。
第二天,扬州士民又扶老携幼至公馆,拿水果蔬菜以献伯行,伯行辞而不受。
士民皆泣曰:“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儿心!”
不得已,张伯行收下豆腐一块、菜一束。
随之,“远近馈饷者不绝”
。
四月,审讯完毕,张伯行回苏州听候结果。
在路途中,扬州士民虑途中不可测,数万人集江岸护送。
至苏州,张伯行暂寓枫桥,苏州士民得知伯行至,皆云集枫桥,“纷纷送果蔬不绝于扬城”
。
案审结果,张伯行应革职治罪,噶礼免议。
康熙手批不准,降旨:张伯行留任,噶礼革职。
闻此,江苏士民欢声如雷,皆写红幅于门旁曰:“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
。
而福建全省士民,闻张伯行“解组,皆奔号呼吁”
。
康熙五十二年,张伯行监科场考试,严格纪律,杜绝弊端,“士情大悦”
。
次年正月,他又奏准,免收商民落地税,使商民免去无穷之累,城镇商业愈加活跃。
江苏以前无书院,生徒无所容,他乃选府学中空地建紫阳书院。
三月,书院落成,三吴及四方之闻风来学者,日众。
“一时士风丕变,咸敛华就实,彬彬乎质有其文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