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然后直奔武则天的寝室长生殿。
殿前侍卫环立拒进,张柬之须眉倒竖,大喝一声“退下”
,大踏步带兵敲响了武则天卧室的大门。
武则天听到人声杂沓,料知有变,便竭力支撑起身子,厉声问道:“何人胆敢作乱?”
张柬之带着太子已拥兵到了床前,齐声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恐致漏泄,故不敢预闻……”
武则天仍以一贯的强硬态度,对太子怒目而吼:“汝敢为此么?但二子既诛,可速还东宫!”
张柬之等以硬对硬,大声道:“太子不可再返东宫,以前天皇唐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现太子年齿已长,天意人心,久归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诛贼,愿陛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实不甘心女皇的威风就此熄灭,当然不愿马上传位,没料到自己强硬,对手却更加强硬,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
又见人势汹汹,刀光闪闪,她也只能一下子软瘫下来,口中说:“罢罢!”
身子已重新缩进床里边去了。
第二天,张柬之等毫不偷闲,把异己分子或捕或杀,干净利落消除后患,然后让太平公主直接找武则天,劝迫传位。
不多时,唐中宗李显复位,真正掌握了国政。
显然,对于像武则天这样敢作敢为、言出不二,尤其是在十五年之中以强硬态度控制朝政而得心应手的人,如采用软弱退让的手法,只能使武则天更加强硬,更加为所欲为。
在这场争取皇位的权力斗争中,以张柬之为首的一帮人,一改太子等一味妥协忍让的做法,果断用强,决不手软,决不讲情面,从而一步到位,取得了复唐的成功。
应该说,张柬之“以硬对硬,一步到位”
的做法,在当时是最为明智的。
屈尊自责可以换得支持
古时候,作为一个英明的统治者往往将人治和法治结合起来运用。
因为,人治是指以统治者的人格作为基础,当统治出现危机时,屈尊自责就成为他们唤起同情,争取支持的伎俩。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下,逼临宋境。
徽宗对此束手无策,于是向大臣请教计策。
宇文虚献计道:“今日宜先降诏罪已,更革弊端,俾人心天回,则备御之事,将师可以任之。”
于是,徽守委托文虚草拟了一份“罪已诏”
,批评自己的“言路壅蔽,面谀日闻”
的错误,并表示要广开言路、兴利除弊。
于是沸腾的民怨稍有平复,但实际上,宋朝朝廷仍旧腐败堕落。
这类“罪已诏”
在许多时候往往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以天子之身而屈尊自责,必将更加坚定百姓“皇上圣明”
的信念。
特别是在一个封建愚昧气息充斥的国度里,百姓的怨怒往往是只反贪官而不反皇帝,这样的一个“罪已诏”
很容易使百姓宽宥他们犯下的罪恶。
所以晋人《习凿齿》曾议论道:“承认过失而使事业兴盛,这是最聪明不过的做法。
如果推诿过失,只宣扬自己的成功,不提及自己的失误,以致上下离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