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你们应当管理好各部门,纠正和处分犯错误的人。
你们各负其责,遇事就按我交代的办,如果你们刁奸欺骗,我决不用鞭子抽打你们,而要从严处置。
希望你们都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不要在众人之先受处分。”
话说得这么严厉,两人听了,起初都感到害怕,起早睡晚勤勤恳恳地办公事。
时间长了,两主管认为黄盖根本不看公文案卷,就慢慢营私舞弊起来,对下面也放任自流。
这时黄盖也察觉到了,他抓住了几件两位主管都不奉公守法之事,把全县所属的官吏们请来,先给大家办酒席吃喝,正当大家吃到兴头上,黄盖把两位主管叫来,提出一件一件违法徇私的事来问他们。
两人张嘴结舌,说不出话来,磕头请罪。
黄盖说:“前些时,我已经严肃地告诉你们,决不会用鞭子抽打你们了,这不是说假话骗你们。”
于是就把两人的头砍了。
这事震惊了全县,下属官吏们吓得浑身打颤。
黄盖这一杀,威严就上来了。
杀人以树威的方法,在古代曾被人们反复使用。
像诸葛亮杀马谡,曹操杀杨修,都是为了杀人以树立自己的威风。
用这种方法对付那些听不进劝告的下属,可以从根本上打掉他们的威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将帅的威仪很重要
清末时,曾国藩统兵打仗,他认为将帅的威仪十分重要,因为军中的威信就是靠它而建立的。
曾国藩立威信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威仪,曾国藩十分注重自己统帅的形象,平时衣冠整齐,举止严肃,威严而不刚暴,庄重而又不死板,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正气,又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如此下属无不从内心仰服;二是军令,威仪多用来对待自觉的士兵,而军令则用以约束散漫的兵勇。
两者相得益彰,是治军的重要内容。
古时候,以威治军是训练军士勇敢作战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树立军威,曾国藩效仿穰苴,在湘军建军之初,为培植严肃的军纪,曾国藩忍痛杀了违背军令的将领金松龄,在自己人的头上,毅然动了第一刀。
此事在湘军中引起极其强烈的震动,也为早期湘军军纪的维护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奉旨来裁军时,各军头领均强烈反对,曾国藩将各种阻挡裁军的因素一一作了分析,认为各军提出的无银子补足欠饷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因素在于各级将官情绪上的抵触,是他们本身不愿意撤。
撤了,他们既失去了权柄,也失去了继续发财的机会。
曾国藩仔细分析后认为,对于这批头脑简单的武夫,道理讲得再多都是空的,起作用的只能是严肃军令。
他认为不杀个把高级将领,裁军便会推行不下去,他要临机取决,最后他决定杀驻守在庐州府、至今尚未来禀报的正字营统领韦俊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曾国藩的这一绝招果然有用。
从那天开始,吉字营、老湘营、果字营、霆字营以及长江水师、淮扬水师、宁国水师、太湖水师的将官们,都不敢公开反对裁军了,各军营开始制定分批裁撤的具体部署。
最终顺利实施了整个裁军计划。
立威之术确实立竿见影。
以毒攻毒———统御术
中国古代著名的本草书上说,对于剧毒的药物可以用同样剧毒的药物来制约它。
这句话同样适合领导的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