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
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
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
吕布领命而出。
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
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
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
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
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
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
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
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
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
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
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
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
正说间,董卓的女婿李儒来到。
李儒是董卓的谋士,是个很有心计的人。
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
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
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
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
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
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
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可见,曹操在行动前早已想到失败后怎样全身而退。
相机行事最关键的是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身取义的莽汉。
事情的成败,都有主客观许多因素,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
坐收渔翁之利
袖手旁观、隔岸观火,这一谋略就是充分利用敌方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坐享其成。
这就要求使计者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必须非常熟悉了解对方的情况,而曹操两次使用此法,真可谓深谙此计。
袁绍临终之时,由其妻刘氏及谋士审配、逢纪操纵,立三子袁尚为大司马将军,统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
其长子袁谭深为不满,欲与袁尚一争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