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每天他都跑回来洋洋自得地在他一妻一妾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丝毫也不感觉惭愧。
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才算有面子,还管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面子”
有时还是伤害自我的导火索。
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把勇敢看成有面子。
传说有两位勇士,为了表示勇敢,居然互割对方的肌肉下酒,最后双双送了性命。
这种要面子,当然是非常愚蠢的。
但是在那个时候,却也司空见惯,并不足怪。
“面子”
更是社会剧变时的睛雨表。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社会、人类在不断分化,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许多人在社会剧变中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判断,他们的心理遭到极大的扭曲,因此只有借助于虚荣来满足自己的面子和虚荣心。
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挥金如土,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收入,当官的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级……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在生活消费中,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其目的都是希望他人将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
虚荣的情绪与他人的反应息息相关,他人反应的变化会使虚荣的情绪迅速做出相应地调整。
“面子”
所带来的虚荣心腐蚀了人的正常心理,破坏了人的健康情绪,成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个毒瘤。
虚荣心会使人变得怪僻而孤独。
例如有一位在某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与学识上也许并不太差,但由于自尊心过强,所以,尽管年逾不惑,却仍然和同志们难以和睦相处。
原因是他不管是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日常琐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只要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合,他就觉得面子受了损害,一点儿也不能容忍,立时发作起来,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不可;否则,就会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加。
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筹,意见必然正确无误,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否则就是以邪压正,同时,也是不给自己面子。
正因为他的这种毛病,所以凡与他相处稍久的人,无不敬而远之,避之犹如瘟疫。
试想,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够忍耐,可他自己却安之若素。
在中国乡间,邻舍是时常要吵架的,吵架不能没有和事佬,而和事佬最大的任务便是研究出一个脸皮的均势局面来,好比欧洲的政治家,遇有国际纠纷的时候,不能不研究出一个权力均势的新局面来一样。
遇到纠纷的时候,和事佬的目的决不在公平地解决,使权利义务各有所归,而在于把脸皮向当事的双方分配一下,厚薄多少,各有攸当。
既然大家都有面子,所以一定要相互照顾。
为了保全脸面,人与人相处就须十分小心了,要善于察言观色,领悟别人的话外之音,而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为了防范小人,以免砸了自己面子,于是大家逐渐掌握了一套很有应用价值的“会议语言”
———在会议或其他公开场合向大家表白的语言,其特点是谦虚、圆滑、空泛。
忍是一种美德
人与人交往必须先过一道关,什么关呢?忍耐关。
忍什么?一是忍气,二是忍辱。
气指气愤,辱指屈辱。
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屈辱产生于人格上的贬低。
忍气是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开,看得远,正如俗话所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中国人讲究处世要能够忍气吞声,做人要学会忍辱负重。
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
“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