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颁,分赋也,故为少。”
这里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少的意思。
笔者认为是由屋内只有一人的字形引申出少的意思;作为动词是使减少或是缺少的意思。
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韩愈《利剑》诗:“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
由于“寡”
有独自一人的意思,从而也作为古代王侯的谦称。
《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由于人少必然就会感到孤单,故此又引申出孤独,孤单的意思。
潘岳《关中诗》:“夫行妻寡,父出子孤。”
在饮食等方面,“寡”
又有淡而无味的意思。
“闻”
,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甲骨文与小篆的“闻”
不同的,其甲骨文字形像是没有门字旁的,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
人的姿势、面部神态可有差异,但都强调一只耳朵,表明在这个字中,耳朵是最重要的。
根据这个字的字形及其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学者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早期的“闻”
字。
而小篆的字形和我们繁体的字形就非常相似了。
字形显然规范整齐得多,易认易记易写,故一直沿用至今。
耳在门内,是为了书写美观,门也只是代表读音。
《说文解字》:“闻,知声也(据段注)。
从耳、门声”
。
意思是听到声音,所以其本义就是听到、听见。
听见之后,就知道了,因此由本义作引申可以表示知晓的意思,例如《论语·里仁》中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这样的消息或者某个人某个事被很多人知晓,那么就成了“闻名天下”
,于是就有了“遐迩闻名”
这样的说法了。
由此引申又有了“名望,名声”
的意思,例如《诗经·大雅·卷阿》中的“令闻令望”
就是指良好的声誉和名望。
后来用鼻子嗅气味也叫闻。
这里的“闻”
是听闻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