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段玉裁这样说过:“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
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
是说古时的庙本来只祭先祖不祭神,神都不立庙的。
为神立庙是在夏商周三代以后才开始的。
佛教所供奉的可以称之为“神”
,算是为神立庙。
“俯仰廊庙”
讲的是不是作者不断地低头和抬头,或是弯腰直起身子去行走在皇城之内的意思。
前面已经有“矩步引领”
了,人已经是在昂首挺胸,迈着方步仪态万方的向前行进了。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一会低头看这儿,一会抬头看那儿啊。
这也不符合任何一个大臣在皇城内的表现啊。
那“俯仰廊庙”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俯仰”
笔者认为不是低头或抬头,更不是一会弯腰再一会直立的意思,笔者认为大臣们在皇城室内的“俯仰”
一般都是人行进过程中眼光的俯仰。
在古代的皇城内,对大臣的仪态表现还是有众多严格的要求的,所有人都不能在君前失仪。
如果君前失仪是要被治罪的。
古代天子上朝的时候,整个朝堂都是庄严肃穆的,百官手持笏板站在陛下,眼观鼻,鼻对口,口问心,要变先出足够的庄重与恭谨,没有奏对是绝对不能抬头直视皇帝的;如果直接直视君主,属大不敬之罪。
更不能没东张西望,一会抬头望天,一会低头看地,所以不敢随便俯仰。
所以为了表示庄重,所有人都只能有眼光来观察远近的人员和事物,这样眼光就要有了所谓“俯仰”
的变化。
眼光的俯仰既保持了仪态、显示庄重的同时,能够谨慎细心的观察周边的事物,对周边发生的一切有一个详细的感知,以便于对所有事物的从容应对。
在这里的“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讲的是作者感觉自己迈着方正、从容的步伐,沿着皇城的道路从容不迫地向前行进着;眼睛睛和头可以自由地抬起或低下,观察周边的一切事物。
";矩步引领";进一步展现出的是庄重的仪态和翩翩的风度。
“俯仰廊庙”
和前面所说的“俯仰”
只是眼光的俯仰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俯仰是真正的头部的俯仰。
这是作者在即将完成《千字文》的任务时,作者感觉到自己发自内心的轻松与自由(可以在皇城之内不受拘束的低头查看或抬头仰望了),甚至有了一种可以在皇帝面前将自己的才华自由发挥,任意挥洒的感觉。
当写到《千字文》最后的结尾时,作者的内心仿佛被一股汹涌澎湃却又难以名状的情感浪潮所淹没。
一方面,他深知自己成功地完成了梁武帝交予的艰巨任务,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犹如千斤巨石瞬间落地,让他的心头涌起一阵无与伦比的轻松和满足感。
此刻的他,仿佛能够感受到每一根紧绷的神经都缓缓松弛下来,如同那长久压抑的琴弦终于得到了解放,可以自由地弹奏出欢快的旋律。
这种轻松,使得他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他可以挺直了脊梁,昂首阔步,步伐坚定而有力,带着满心的自信与从容不迫走向朝堂了,自己的才华绽放出来光芒可以任由自己放手作为了。
但这只是作者内心的感受而已,事实上,作者在内心“放纵”
的同时,还是要对皇权保持着足够的庄重与谦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