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毛坯”
指的是还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表面比较粗糙;“毛利”
则是指商业经营中,尚未扣除各种费用之前的利润,是一个相对不那么精确、纯净的利润概念。
“毛”
还可以表示惊慌、害怕的情绪,这可能是因为人在受到惊吓时,身上的毛发会有竖起等反应,所以有了这样的引申义。
如
“毛骨悚然”
“吓毛了”
等词语,都体现了这种因恐惧而产生的身体或心理上的反应。
“毛”
也作为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
这里的“毛”
指的是春秋时代的美女之一——毛嫱。
关于毛嫱的记载并不多,只是说她和西施大概是同期的美女,但是历史上对其评价却是不少。
我们先看看其评价。
《庄子》:“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成玄英疏:“毛嫱,越王嬖妾;丽姬,晋国之宠嫔。
此二人者,姝妍冠世。”
毛嫱确是沉鱼落雁典故的原型。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韩非子》:“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这些都是写毛嫱的美貌的。
《管子》中也有记录:“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管仲不是公元前700多年前的人物吗?而毛嫱据说是和西施同期的人物,是公元前400多年前的人物。
难道管仲能够未卜先知?这就不得不说《管子》了。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是:《管子》同先秦许多典籍一样,既非一人之着,亦非一时之书,是一部稷下黄老道家学派的文集汇编而成的。
该书虽然托名管仲,但其成书年限推应该是在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
由此可见,《管子》里出现对毛嫱与西施的评价就不足为奇了。
但《管子》这本书却是一部融道家和法家而得出政治上的黄老学说,提出德、法兼治的政治主张的书籍,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阅读。
书归正传,我们继续讲“施”
。
“施”
,金文中的“施”
字由“?”
(yan,表示旗帜)和“也”
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