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是“灭”
的本字,“灭”
为“烕”
的后起字,会意字,始见于金文。
而“烕”
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中其内部是“火”
,表示火的意思;外部是“钺(玉e)”
后来讹作“戌”
。
像兵器之形,也就是后来的“钺”
字,代表的是兵戈、战争的象征,火与兵戈都是弭灭之物。
由此可以看出其造字本义是全村或举家死于战乱或火灾的意思。
金文再加(水,洪水),另造"
灭"
代替,表示洪灾带来的集体性死亡。
《说文解字》:“尽也。
从水,??(烕)声。”
《尔雅·释诂》:“灭,绝也。”
综合下来,其本义为水灾、火灾和战争都能够灭绝众生的意思。
由此可见,古代的“灭”
字其本义不单单是指火熄了。
火能烧尽众物,水可以淹没所有,兵戈可杀人兽鱼虫,战争能毁城市,这些都指的是“灭”
的意思。
简化字的“灭”
字,取自于繁体“灭”
字声符当中的一个部分。
这个“灭”
字也可视为一个会意字。
上面那一横可算作是覆盖物,用这覆盖物将火源与空气隔绝,火也就熄灭了。
简化后的“灭”
字,既简洁明了,又合乎情理。
“虢”
,形声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从虎,寽(露)声。
甲骨文中的
自行主要有几种写法,一种是右边是虎,左边上下是爪和又(表示手的意思),作两手搏虎状;另一种是右边是虎,左边上干下又,从攴,作持械击虎状;还有一种是右边是虎,左边上面是爪下面是攴,作一手按虎,一手持械,奋力击虎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