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两年的种植,蜜薯的危险性没有看到,但优势却是显而易见。
于是在今年,县城就准备在一些公社试点种植,况叶也听到了这方面的风声。
去丰水场镇的时候,他还专门去场镇的种子站看了一眼,确认就是他当初给出去的蜜薯。
如果他们四人的自留地拿出四分之三种植这些蜜薯,那么也约有一百五十多平米,到时候也能收获就比一般的红薯高不少。
“今年这天气有些不对,多种点也好。”
听到况叶的提议,简修文点头到。
想想即将收获的小麦,他心底也是愁得不行。
刘康民和张友岁也没有意见,红薯比较耐旱,是救命的粮食,多种一些也好。
第104章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商量好增加种植红薯的面积,关于品种这事也找三人谈了谈。
“种子站那边出了一个新品种,据说每亩产量至少能有三千多斤,而且味道也好,我们今年要不就种植这个?”
“又有新品种?”
听到这话,简修文不由的惊讶道。
而且这个新品种的产量竟然还这么高,听着怎么有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至于他为何说“又”
,原因是就在前两年,也就是□□年的时候,九大队这边种植的红薯其实就迎进了新的品种。
之前本地种植的红薯,是叫做南瑞苕的一个品种,比更早之前的老品种二红皮等品种的产量要高不少。
不过在□□年的时候,安琼县城这边引进了四个新的品种,其中解放3号和农林4号,最为受欢迎,它们比南瑞苕的产量还要高不少。
况叶这两年多在九大队见到的红薯,其实大部分都是这三个品种。
“这个品种的名字叫什么?”
刘康民听到亩产的时候,两眼都有些放光,要是真是这样,那怎么也得种这个。
“叫安琼蜜薯1号。”
况叶之前去种子站的时候,自然是打听了蜜薯相关的消息。
如今这个蜜薯直接以安琼县的地名命名,没有同类型的红薯,所以以1号开头。
“产量真的有这么高吗?”
张友岁也下乡两年了,对于目前红薯的亩产也相当的清楚。
这个安琼蜜薯1号的产量,是在是超出太多,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我听种子站的工作人员说,如果种植的好,产量还会更高呢。”
况叶点头道。
蜜薯最理想的产量他是最清楚的,空间中虽然没有种满一亩过,但这两年他也陆续种植了几波。
除了最开始种植了近一百五十平米,收获了一千三百来斤的红薯,后续种植的面积虽然比较少,但收获的红薯数量,仔细换算一下的话,亩产其实有六千多斤左右。
比起外面种植的最大亩产,还要多上一些。
不过张友岁的担心他也理解。
下乡生活两年,和队员交流时,也不免谈到当初“大跃进”
那个时期,那个时候虚报产量“放卫星”
的事给大家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所以听到这么高的产量,有所怀疑是正常的。
“那我们后天赶集去买点这个新品种?”
简修文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搏一搏。
要是真如种子站的工作人员所说,那种这个新品种就是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