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四月过了一半,降雨依然不足,地里的小麦都有些萎蔫儿,原本该饱满的麦穗也发育不足。
除了小麦,油菜也稀稀拉拉的伫立在田间,上面的种荚也显得干瘪。
其他的诸如胡豆、豌豆这样的杂粮就更不用说,情况也不是很好。
如今这样的景象,还是队员们尽力挽救的结果。
因为降水不足,提水站灌溉了两次,但更多的时候,是靠着队员辛苦的从九大队的小河渠中取水灌溉。
小麦、油菜因为关乎口粮和食用油,被时刻的关注着。
那些野草、杂木,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
原本在这个季节,是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时节,但路边的野菜杂草却不如往年那么有活力。
春季常见的野菜,今年也是小小的一团,因为缺水的原因,队员们挖野菜添菜的机会都少了。
当然草药的生长也受到了影响,况叶这边的制药都受到了些影响。
之前队员们采摘的草药,交给大队上换取公分。
大队上的草药库存,一部分交换给况叶制药,一部分还可以拿到收购站去卖钱。
但现在,况叶交换来制药的草药,库存都有些不足,让他不得不去徐家药铺采购。
至于之前刘康民惦记的樱桃,前不久况叶四人倒是吃到一些。
不过这樱桃能够成功收获,还是靠的他们不时的浇水灌溉。
连续两个月的雨水稀少,为保证地里农作物的生长,如今九大队的小河渠已经只有一股细流了。
冬季储水的堰塘、水田的水位也非常的低。
今年堰塘中的鱼,大队上都提前卖了,养鱼的时间比往年要短,鱼没有往年大,这收入自然也少了几分。
“我们今年再多种点红薯吧。”
这天傍晚下工,四人在厨房中忙活的时候,况叶开口道。
今年的春旱,地里的小麦必然减产,那么年底的口粮分配必然也会减少。
之前的分到的口粮就不够,他们就如今每餐的主食就比以往少。
原本况叶四人就决定多种些红薯了,但这两个月的情况,让况叶感觉很不好,心中担心后面的情况会更严重,所以提议再增加些。
他们四人的自留地,就是屋子旁边的这块小菜地,和屋后的一小块约一分地的坡地。
加起来总共面积约有近两百平米,大部分中红薯的话,能收获不少。
而且况叶准备让大家换个品种,就是他空间中的蜜薯。
当初去县城参加药工考试时,他给农业局办公室送去了好几袋蜜薯。
之后的事情他就一直没有再管。
如今已经过去了快两年,前不久他终于听到了蜜薯的消息。
据说农业局得到这蜜薯后,发现它的甜度和口感不错后,就进行了试种。
当初况叶给的几袋红薯,差不多能做六亩的红薯种,农业局的工作人员种植了五亩。
因为种植的时间相对要晚些,当年也就只有五亩。
但到收获的时候,红薯的亩产却惊到了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每亩的产量竟然达到了五千多斤!
要知道这个时候红薯的产量虽然是众多粮食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但一般也就一千多斤,种的好话产量能到两千多斤。
足足三倍的产量,让蜜薯备受重视。
它的来源自然是又被盘查了一遍。
不过当初农业局这边就没找到人,后面协同其他部门同样没找到人。
蜜薯的来源存疑,让想推广的人有顾虑,但亩产五千多斤的诱惑就在面前,如今这个时代谁能抵抗得住这个诱惑。
第二年农业局的人把五亩地的收获,基本上都做了红薯种,而且种植的时间分了两波,扩大了种植面积。
最终的收获的时候,虽然受到水灾的影响,产量有所降低,但平均亩产依然保持在了三千斤以上,最高的依然有五千多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