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对待黄权的家人像从前一样。
魏文帝对黄权说:“你舍弃了叛徒刘备,来投效朝廷,是不是想效法陈平、韩信离开项羽,投靠刘邦,要建立一番大功业啊?”
黄权答道:“臣深深蒙受刘主公的特殊恩遇,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投降敌人孙吴万万不可,回去蜀国却又归路断绝,迫不得已所以投奔这里。
况且我是败军之将,免于死亡就已经够侥幸了,哪里可以奢谈追慕古人呢!”
文帝认为这番应对好极了,就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为侍中,让他陪随乘舆出入。
蜀汉来投降的人里面,有人说蜀汉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妻儿,黄权知道这都是一派胡言,没有立刻办丧事,后来得到正确的音讯,果然像黄权所说的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先主死亡的讯息传到魏朝,魏群臣都向文帝致贺,只有黄权若无其事,不作任何表示。
文帝察知黄权有格局气量,想借这件事吓唬他,试试他有什么反应。
于是派遣左右的人奉诏召黄权;不等人到,就接二连三派人紧接着催促,骑着马的使者在路上飞快的奔驰交错,黄权的官属侍从看见这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架势,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可是黄权的举止神色却如平常一样宁静,一点都没有惊怕的意思。
后来他兼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说:“蜀中像您这样的人才有几个呢?”
黄权笑着回答:“我算什么脚色,没想到明公(您)对我那么看重啊!”
司马宣王写信给诸葛亮说:“黄公衡,他是个豪爽的人,常常在坐中起来提到您,一面讲一面赞叹,话题从来没有离开您!”
(魏明帝)景初三年,蜀(后主刘禅)延熙二年(公元239年),黄权升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第二年去世,谥号是“景侯”
。
儿子黄邕承继爵位。
黄邕没有儿子,爵位从此断绝。
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作尚书郎的官,跟随卫将军诸葛瞻抵抗邓艾。
到了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县治),诸葛瞻盘桓不肯进兵,黄崇屡次劝他应当快速前行占据险要,不可让敌人进入平地。
诸葛瞻犹疑不愿采纳,黄崇极力劝说,激动到眼泪都流下来了。
这时邓艾正好长驱直入,诸葛瞻只得退到绵竹(故城在今四川省德阳县北)接战,黄崇激励部下军士,相约战至最后一人,临阵对敌时,黄崇被杀。
三国志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2)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故城在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
本来寄养在外婆家,姓何,后来恢复本姓王。
曾随同杜濩、朴胡到洛阳,做校尉的官,跟从曹操征汉中,因而投降先主,任职牙门将、裨将军。
(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隶属参军马谡为先锋。
马谡舍弃临河驻扎的军事常规而领队上山,举动措施烦扰不堪,王平接二连三规谏他,马谡却不听,结果在街亭打了个大败仗。
马谡的部队全数零落解散了,只有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擂响战鼓稳住阵势,魏将张郃怀疑他设有伏兵,不敢进逼。
于是王平慢慢收编各营残余的散兵,率领将士安全退回。
丞相诸葛亮诛杀了马谡和将军张休、李盛,免了将军黄袭的兵权之后,王平特别受到推崇和重用,加官为参军,统领五部兵,又兼当营屯的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为亭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围祁山,王平单独负责南面的包围网。
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懿)攻诸葛亮,张郃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怎样也攻不下。
十二年,诸葛亮在武功死了,大军退回,魏延乘机作乱,和政府军才一接战就溃败灭亡,这都是王平的功劳。
他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
副车骑将军吴壹驻守汉中,王平又兼领汉中太守。
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领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