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汉武帝任命大行王恢和大司农韩安国为将军,率兵分别从豫章(今江西南昌)、会稽(今江苏苏州)出发,讨伐闽越。
郢分兵在仙霞岭一带拒守。
在汉军压境的形势下,馀善趁机发动政变,鼓动闽越国权贵们,说郢事先不请示汉武帝,擅自发兵攻打南越,因此汉武帝前来讨伐。
汉兵众多,力量强大,闽越国即使一时侥幸取胜,汉兵还会源源而来,不到灭国不止。
现在只有杀死郢,向汉武帝谢罪,才能保存自己。
得到众人同意,馀善便杀掉郢,把首级献给王恢。
由于问题已经解决,汉军未逾仙霞岭便北撤。
在议立闽越国的嗣王时,汉武帝以“郢等首先做恶,只有无诸之孙繇君丑没有参与阴谋”
,便派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行对闽越先王祭祀之礼。
馀善心中不服,自从馀善杀死郢之后,他的威望传布全国,国中百姓多半归属于他,他就暗中自立为王。
越繇王无力控制,汉武帝刘彻得知此事后认为不值得为了馀善的事再兴师动众,说:“馀善屡次同郢阴谋作乱,以后却首先杀死郢,使汉军得以避免征战之苦。”
于是立馀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
馀善统治闽越后,前后二十多年,与汉朝廷相安无事。
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当时的南越国相吕嘉反叛汉廷,汉朝廷于是出兵讨伐。
馀善自告奋勇,向汉武帝上书,请求率兵八千跟随楼船将军杨仆攻打南越。
但行至揭阳(今广东揭阳)时,便以海上出现大风巨浪为借口不再前进,采取骑墙观望的态度,暗中派使者与南越国联系。
同年冬天,汉军攻陷番禺(今广东广州),而东越的军队还没到。
杨仆派使者向汉武帝上书,愿意顺便带兵攻打东越。
汉武帝认为士卒已经疲劳,未批准杨仆的请求,停止军事行动,命令诸位校官驻军豫章的梅岭(在今江西宁都县)待命。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天,馀善听说杨仆请求讨伐他,而且汉军已进逼东越边境,就要攻打过来,于是先发制人。
馀善派兵到汉军必经之路作抵抗,他还给将军驺力等人加“吞汉将军”
的封号,大军进入白沙(今浙江绍兴)、武林(今江西鄱阳)和梅岭三个要隘,击杀汉军三名校尉。
馀善私刻“武帝”
印玺,自立称帝,公开反叛汉廷。
至此,汉武帝决定分四路进兵,大张挞伐。
第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武林出发,由崇安分水岭进军;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从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出发,乘船渡海从东边进军;第三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从梅岭出发,由东越西部进军;第四路由越侯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率领,从若邪(今浙江绍兴东南)、白沙出发,进攻东越东北部。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天,四路汉军均进抵闽境。
当汉军分兵四路进逼时,馀善分兵在今邵武、建阳、浦城、崇安一带筑城防守,自己则统兵据守今浦城县北的泉山进行顽抗。
原留居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奉汉命回东越,劝说馀善放弃抵抗,馀善不听。
吴阳便率本邑兵七百人攻占汉阳城(今浦城县北),馀善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天险泉山,撤退到冶都(今福建福州)。
当时汉军水陆并进,越建成侯敖便与繇君居股(繇君丑之子)合谋,杀死馀善,向韩说投降。
事情平定后,汉武帝以东越狭小而多险阻之地,闽越强悍,屡次反复无常,不如徙民内处,免得生心。
乃诏令杨仆以下诸将,把东越民徙居江淮。
杨仆等依诏办理,闽峤乃虚无人迹了。
两越俱亡。
同时又有先零羌人,为唐虞时三苗后裔,散处湟中,暗中通知匈奴,合众十余万,寇掠令居安故等县,进围枹罕。
汉武帝起李息为将军,使偕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击散诸羌,特置护羌校尉,就地镇治,总算荡平。
汉武帝见诸事顺手,自然欣慰,因记起渥洼水旁,曾有异马产出,即颁诏出去,嘱令送马入都。
这异马并非异产,不过由暴利长捏说出来,从中取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