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武帝向众贤良发下制书策问天人之道。
公孙弘在对策中强调天子须身正,为百姓树立信义。
并提出“凭才干任官职,不听无用的意见,不制造无用的器物,不夺民时妨碍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功者上无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应惩罚,贤良者得到相应奖赏”
这八条治理百姓的根本方法。
又以“和”
解释上古治世,言“仁”
、“义”
、“礼”
、“智”
为治国之道不可废弛。
最后以应“顺应天道”
才是天文、地理、人事的法则作为对策结尾。
太常遍阅一百余位贤良的对策之后,认为公孙弘的对策平平,无甚新意,便在向武帝上奏众贤良对策成绩时将公孙弘列为下等。
疏文呈上,武帝看过之后却将公孙弘之文提升为第一,并诏公孙弘入见。
武帝见公孙弘虽年迈却一表人才,便再一次拜公孙弘为博士。
令其在金马门待诏。
待诏金马门后,公孙弘自动向武帝上疏,言当朝因“吏邪”
而至“民薄”
,又使“邪吏”
行“政弊”
、用“倦令”
治“薄民”
,以致百姓不得教化,故而天子虽在先圣的位置却不如先圣时期的治世。
并盛赞周公旦辅佐成王治化之功,而周公时期的治世也是当今天子的志向所在。
汉武帝看后作册书,于是问公孙弘道:“先生您称颂周公之治,您觉得自己的才能比之周公谁更为优秀呢?”
公孙弘回答说:“我见识浅薄,才能岂敢与周公相比!
虽然如此,我还是明白行治世之道是可以达到先圣时期的大治的。
虎豹马牛,都是禽兽中不容易制服的,然而待到它们被驯服,却可以对人唯命是从。
我听说匠人烘曲直木不过需要数日时间,销熔金石亦只有数月,而人对于利害好恶的认知,又岂是禽兽木石所能比的?教化经年才有变化,我私下认为还是有点慢了。”
汉武帝听后为公孙弘所说的话感到诧异。
自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以来,凿山开道一千余里,发巴、蜀、广三地戍卒数万人转运粮饷,二年后,花费巨万通往西南夷的道路没有修成,而往来间死亡的戍卒却为数不少。
而西南夷又数次举兵反汉,巴蜀之地困苦,汉武帝为此深感忧患。
不久,公孙弘便被派遣至西南夷视察。
公孙弘回朝后极力反对通西南夷之策,称此举对汉朝没有益处。
而汉武帝刘彻却并不认同。
每次朝会发起议论,公孙弘都让汉武帝刘彻自己做抉择,从不驳斥争论。
于是,汉武帝刘彻暗自观察公孙弘,发现其品行敦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吏事,又能以儒术缘饰文法,汉武帝因此非常高兴。
元光六年(前134年),即擢升公孙弘为左内史,治理京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