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471章 董生进文策 申公陈两言(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

汉景帝时为博士。

他曾走出家门,设坛教授,课讲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没见过他的面。

他一门心思教学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没回家看一下。

他的行为举止,都遵循礼节,很多读书人都尊他为师。

汉武帝继位后,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的国相。

他治理江都国,主要是以《公羊》为指导,通过推究“自然灾异”

、“阴阳运行错误”

的原因,然后在求雨时能关闭阳气,释放阴气,使天下雨;止雨时,能关闭阴气,释放阳气,使雨停止。

在江都国,他这样做,从来都没出现错误。

后来,他被废为中大夫。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

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

天人三策"

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汉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董仲舒更迭详对,统是援据《春秋》,归本道学,世称为天人三策,传诵古今。

其文章过长,作者不能全部在此全言,而使其掩盖讲故事的重点,所以在这里放董仲舒所写文的最后一篇就可以了。

大略说的是:

臣闻天者群物之祖,故遍复包含而无所殊。

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无私。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故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

夫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是故古之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

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义,知仁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

臣又闻之:聚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晻与暗字通。

致明,以微致显。

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

盖有渐以致之矣。

言出于己,不可塞也。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之大者,君子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着。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

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

道者万世无敝,敝者道之失也。

夏尚忠,殷尚质,周尚文者,救敝之术,当用此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授,而守一道,不待救也。

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大汉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夫古之天下,犹今之天下,共是天下,古大治而今远不逮,安所缪盩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于古之道与?有所诡于天之理与?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之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

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与天同意者也。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赤骨天梯我的未婚妻是主播西游记:四川话版传奇篮神大话之神NBA禁区推土机我和大圣是兄弟事业脑咸鱼在八零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神农别闹万界基因太古神王九龙吞珠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抢救大明朝神圣罗马帝国特种岁月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三国之天下无双武林店小二乱世情歌:农门女将总裁大人超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