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张欧曾为东宫侍臣,治刑名学,但素性朴诚,不尚苛刻,属吏却也悦服,未敢相欺。
汉景帝刘恒经过与臣子商议,在汉文帝刘恒废肉刑为笞刑之后,又减轻了笞刑之罚(杖打的刑罚),改五百为三百,三百为二百,总算是新政施仁,曲全罪犯。
再加廷尉张欧,持平听讼,狱无冤滞,所以海内闻风,讴歌不息。
转眼间已是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太皇太后薄姬去世,葬于南陵。
按汉朝礼制,薄姬因是姬妾,无法追尊为皇后,遂称为文帝太后,史书上多称薄姬或薄太后。
因吕后与汉高祖合葬在长陵,所以薄姬特地独自起一陵墓,靠近汉文帝的霸陵南面。
薄太后有侄孙女,曾选入东宫,为汉景帝妃,汉景帝不甚宠爱,只因亲戚友谊互相连带,不得已立她为皇后。
更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刘阏为临江王,刘余为淮阳王,刘非为汝南王,刘彭祖为广州王,刘发为长沙王。
长沙旧为吴氏封地,汉文帝末年,长沙王吴羌病殁,无子可传,撤除国籍,因此把长沙地改封少子。
前后交代,界划清楚。
且说原太子家人晁错,在汉文帝十五年间,对策称旨,已擢任中大夫。
及汉景帝即位,晁错因为是旧属,受皇帝刘启宠爱,担任内史,地位很高,权力也很大,许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请皇帝变更。
同时还讨论如何用贬谪处罚的方式来削弱诸侯的权力。
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因此忌恨晁错。
内史府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使晁错进出有许多不便,这样,晁错就自作主张另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
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正是太上皇刘邦宗庙的外墙。
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刘启杀掉他。
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晁错非常害怕,大为失色,慌忙乘夜入宫,叩阍进见。
汉景帝本准他随时入宫报事,且闻他连夜进来,还道有甚么变故,立即传入。
到了晁错奏明自己开门事件,汉景帝刘启便向晁错笑说道:“这有何妨,尽管照办便了。”
晁错得了此言,好似皇恩大赦一般,当即叩首告退。
当天夜里就好放心安睡了。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
汉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围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有什么罪过。”
申屠嘉碰了这个钉子,只好顿首谢过,起身退归。
回至相府,申屠嘉懊恼得不可名状,府吏等从旁惊问,申屠嘉顿足说道:“我悔不先斩错,乃为所卖,可恨可恨!”
说着,喉中作痒,吐出了一口粘痰;色如桃花。
府吏等见了,相率大惊,连忙令侍从扶申屠嘉入房卧榻,一面请医生调理。
俗语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申屠嘉之病是因晁错而起,晁错不除去,申屠嘉如何能痊愈?眼见是日日呕血。
服药无灵,终致毙命。
急性子终难长寿。
汉景帝闻丧,总算遣人赐赙,予谥曰节,便升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且擢晁错为御史大夫。
晁错暗地生欢,不消细说。
惟大中大夫邓通,当时已经被免去官职,他还怀疑是因为申屠嘉的反对,把他弹劾才令自己被免去官职的。
到了申屠嘉已经病死了,邓通又想着运动起复,哪里知道免官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吮痈遗嫌,结怨汉景帝,汉景帝刘启把他黜免的,他却还想做官,岂不是求福得祸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