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却说太子刘启受了文帝遗命,即日嗣位,是谓汉景帝。
尊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一面令群臣集会商议,恭拟先帝庙号。
当由群臣复奏,上庙号为孝文皇帝,丞相申屠嘉等人,又言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大于孝文皇帝。
应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庙祀千秋,世世不绝。
就是四方郡国,亦宜各立太宗庙,有诏依议。
当下奉汉文帝遗命,令臣民短丧,只守三天,且匆匆奉葬霸陵。
至是年孟冬改元,就称为景帝元年。
廷尉张释之,因为在汉景帝刘启当太子的时候,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曾有弹劾上奏情事,见前文。
导致廷尉张释之经常恐惧汉景帝刘启会记恨,很是不安,这个时候就向老隐士王生询问如何安生的计划。
王生是汉初的隐士,喜欢黄老之学,很受当时人的尊重。
曾应招入朝,当时三公九卿均在场,王生的鞋带松了,就让张释之替他系上,张释之便跪下替他系好了鞋带。
事后,有人问王生为什么要在朝廷上羞辱张释之,王生说:“我年纪大了,地位也不高,自忖帮不上张廷尉什么忙,所以才这样做。
张释之是天下名臣,我羞辱他,正是为了增强他的名声。”
大臣们听到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张廷尉。
后人常用这一典故,来形容人的贤能和德行也作“结袜王生”
、“王生袜”
、“结袜。
王生因此看重张释之,经常与他往来。
及张释之问计,王生谓不如面谢景帝,尚可无虞。
张释之于是依言入谢,汉景帝刘启却说他守公奉法,应该如此。
但口上虽然如此对付,心中总不能无嫌恨。
才过了半年多,汉景帝便将张释之迁调出去,使为淮南相,另用张欧为廷尉。
公平公正执法是法律的生命所在。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的最终追求,更是每个法律人良知和理念的追求。
这与张释之所倡导的“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同”
的观点和“法不阿贵、刑无等级”
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张释之弹劾太子过司马门不下马,在职权范围之内,严格照章办事,在侵犯皇室特权的冲突中,毫无惧色,绝不妥协,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公平正义,体现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雏型。
执法以法律为准绳,而不依君主旨意行事,这在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话回正题,汉景帝罢去张释之,任张欧为廷尉。
张欧,是安丘侯张说的小妾生下的儿子。
汉文帝刘恒在位的时候,张欧凭借着研究刑名学说出众而被朝廷安排在太子刘启的身边,教化、辅佐太子刘启。
是为东宫侍臣。
但是,张欧虽然研究刑名学说,可是为人却是十分的忠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