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客人未到之前,吴斌先将一摞文件和材料拿到茶几上,戴起老花镜,手里握着红蓝铅笔,随时准备在文件和材料上用杠杠或三角形标出要点;看完一份后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一个圆圈或打一个勾。
当然,有时候他还得另换支钢笔,在材料或文件上写几句话——这几句话通常叫做“指示”
,立刻就成了某件事权威性的处理意见。
第一批客人被保姆带进了会客室。
客人是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黑白。
黑白是名人,吴斌和他很熟悉,两个人见面先耍笑了几句。
黑老把一支主要用以显示风度的手杖立在墙角,然后给吴书记介绍了随他而来的另外两个年轻人。
这两个人我们都已经熟悉了,一位是黄原文联副主席贾冰,一位是省作协《山丹丹》编辑部的现代派诗人古风铃。
黑老除介绍了这两个人的职务外,还说明了他们都是全省知名的中青年诗人。
吴斌和两位诗人握了握手,就让客人们在沙发里入座。
“咱们就直截了当说吧!
什么事又让老将亲自出马?是不是作协又没钱花了?”
吴斌笑着问黑老。
作家协会年年经费紧缺,一旦没钱花,作协几个老汉就纷纷出动找省上的领导。
这些老汉不但资历很深,又是些名人,因此要起钱来理直气壮,省委领导一般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本来,作协的经费由政府拨款,但单位又属省委这面管;他们通常不找省长,专找书记。
黑老仰头哈哈一笑,说:“吴书记有眼力!
不过,这次倒不是为作协要钱,我们这一两月还能凑合……”
“那为谁家要呢?”
吴斌问。
“事情说起来还麻烦!
有这么个情况,咱们黄原地区近几年出了好些个诗人。
他们创作了许多很有质量的诗歌,被外面称为‘黄土地派’,为咱们省争了光!”
“这好嘛。”
吴书记说。
“比如象这位贾冰同志,写诗已经好些年了,作品在省内外都有影响。
最近一首诗还被尼泊尔翻译过去了!”
贾冰谦虚而拘谨地向省委书记点了点头,紧张得不断在腿膝盖上揩手心里冒出的汗水。
另一位诗人古风铃倒不紧张,大大咧咧抽着茶几上书记的招待烟,并且还跷着个二郎腿。
“这好嘛。”
吴书记又说。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诗人出书很困难!
省出版社只出能赚钱的书,而对真正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
这些同志写诗多年连个小集子都出不了。
现在,他们想自己在当地印刷厂印一个小诗集,又苦于没钱,地区不给他们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