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别...告...诉..."
老人突然攥紧我的手指,力道大得惊人。
相册哗啦一声滑落在地,散落的照片里,年轻的周颖正坐在钢琴前,身后是穿旧军装的老周头,两人的笑容在暖阳里几乎要融化开来。
我弯腰捡照片时,发现病床底下藏着个铁皮盒。
老周头示意我取出来,盒盖上用红漆写着"
给颖颖的嫁妆"
。
里面整齐码着泛黄的粮票、褪色的军功章,还有一本写满儿歌的手稿——每首都标注着"
给颖颖洗澡时唱给颖颖哄睡用"
。
最底下压着张存折,存款日期从1998年一直延续到去年,金额从最初的五十元慢慢变成五万元。
老人忽然哼起一段旋律,跑调的歌声里,《歌唱祖国》的轮廓若隐若现。
那是他教周颖的第一首歌,当时三岁的小丫头坐在他膝盖上,用肉乎乎的小手打拍子。
此刻他枯瘦的手指在铁皮盒上轻轻叩击,节奏与窗外led屏里周颖的歌声奇妙地重合。
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老周头慌忙合上铁盒。
张阿姨推门进来时,他正假装帮我整理衣领,布满老年斑的手背蹭过我下巴,带着久违的温暖。
"
周叔该吸氧了。
"
张阿姨熟练地挂上氧气面罩。
老人突然抓住我的小拇指,像当年勾住婴儿周颖的手指那样,轻轻摇了三下。
面罩很快泛起白雾,他眼睛却亮得出奇,目光越过我望向虚空中的某个点——那里或许站着穿军装的战友,或许立着扎麻花辫的姑娘,又或许飘着三十年前幼儿园汇演时,穿着小天鹅裙的周颖。
我起身告辞时,月光正巧照在床头柜的相框上。
玻璃反射出奇异的虹彩,让照片里周颖大学毕业典礼上的笑脸,恍惚间与那个从未穿过婚纱的琵琶姑娘重叠在一起。
老周头忽然含糊地说了句什么,张阿姨笑着翻译:"
他说你写的那些歌,都很不错比他们文工团当年的强多啦。
"
走廊的灯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回头望去,老人正艰难地抬手触碰led屏的微光,那里循环播放着周颖乐队的新歌预告。
监护仪上的波纹渐渐平稳,像岁月长河里终于靠岸的扁舟。
夜风穿过半开的窗户,掀动相册最后一页——那张被烧焦的结婚报告背面,还有行褪色的钢笔字:"
若他年相逢,当在红旗下,与子同歌。
"
字迹清秀挺拔,与周颖填写乐谱的笔迹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