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厂房里很快就传来轰隆隆的响声。
这些从泥土里走出来的产业工人,虽然有些土里土气,干起来的狠劲可不得了。
没多久,报社记者来了。
一男一女,坐着一辆墨绿色的吉普车来。
吉普车在厂门前停下,很快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以为刘烨家又来了多么大的客人。
男记者姓徐,女记者姓文。
徐记者的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文记者的手里拿着照相机。
徐记者和刘烨坐在远离五金厂的僻静处聊天。
一边聊,一边记。
看得出来,徐记者的手速很快,基本上能赶上刘烨的语速。
借着这个机会,刘烨把自己的创业历程简单回顾了一遍,再加上徐记者的妙笔生花,应该能出一遍比较好的新闻报道。
徐记者见五金厂的事聊得差不多了,问道:“刘同志,听说你还准备搞立体养殖?”
问题提出来,事情又多了起来。
大水库有二十多亩的面积,真正干起来的确有很多文章可做。
刘烨又带着苏书海和两个记者来到水库边。
文记者手里的照相机又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刘烨说的是规划。
真正的行动还没有落实到位。
员工只有一个,也就是丘成华。
刘烨笑道:“他是大老板,我是二老板,我现在是帮他打工。”
丘成华憨厚地笑道:“刘烨说笑了。
我没有钱投下来,我的钱要留给儿子读书。”
徐记者采访完,心里装着满满的干货,说道:“我听说搞农业开发能得到银行的扶持,好像是世界银行的无息贷款。
免利息哟,这样的话,刘总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大。”
刘烨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高达六厘三。
徐记者的话显然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刘烨看见丘成华的眼睛绿了一下,很快就黯淡下去了。
这货很清楚,他没有这个门路去接触银行里的领导。
而自己已经认识程东和姜青山。
刘烨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现在不需贷款,我那个五金厂每天都给我下金蛋,等我有需要的时候再找他们吧。”
徐记者饶有些兴趣地说道:“我觉得这个立体养殖搞起来,明年就有很多的料可以写了。
刘同志,我们约好了,争取明年再来一次。”
“行,一年为定!”
送两个记者上车的时候,刘烨又为他们准备了两条烟,每人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