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但想要解雇他们又不太现实,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京城有三家国营服装厂,其中两家的效益每况愈下,叶川对此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将它们收购。
然而,他现在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将工厂出售给个人;二是收购后如何安置这些工人?熟练工人还好处理,但那些坐办公室的人则不值得留下,毕竟华德是私人企业,不会养活不劳而获的人。
此外,厂里的一些设施也是一大难题,比如有的工人一天就是拿着报纸喝喝茶就能混过去,这些都成为了棘手的问题。
一座工厂附属的幼儿园,拥有十多位教师;而工厂办的学校管理层更为庞大,包括众多的校长和主任,大多都是工厂领导的亲属。
叶川对这家纺织厂的组织结构提不起太多兴趣,但对厂内的机械设备感到十分好奇。
尽管这些机器并非国际上的尖端产品,但它们即开即用,通过多年的实际使用,几乎不会出现故障。
然而,叶川最为关注的,还是工厂中的技术骨干们,这些人才是最为核心的存在。
他也曾尝试邀请这些技术员加入自己的团队,即使提供的薪酬翻了几番,响应者仍然屈指可数。
人们心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担忧,认为相比于稳定的国有企业,私企显得不太可靠。
王成国是京城里一位大型机械制造厂的工程师,早前他的月收入不足一百元。
进入90年代后,工厂的运营开始出现问题,连按时发放工资都成了难题,更别提奖金了。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妻子常常为此责备他。
当时,华德集团找到了王成国,提出请他加入。
然而,起初他对这一提议并不热心——国营工厂虽然收入不高,但也算是稳当,他不确定像华德集团这样的私企会不会一夕间倒闭,到时候再想回老单位都没机会了。
然而,留在原来的工厂也让他心烦意乱。
作为一个机械工程专家,他在那里却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余地,工厂设备老化、效率低下,让他深感不满。
直到华德集团第三次上门,并承诺每月薪资不低于500元加上每年的奖金,王成国才开始心动。
他与妻子育有三名子女,一家五口人拥挤在一个老居民区的家中,他的爱人是一名家庭主妇,家庭收入始终捉襟见肘。
尤其是在进入90年代后,通货膨胀急剧上升,与80年代相比,每月那点儿薪水购买力大幅下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深思熟虑,王成国最终决定离开原有的大型机械制造厂,转投华德集团的怀抱。
公司高管最初打算将他安置于刚刚组建的汽车分部,但在叶川的坚持下,他最终成为了华德研发中心的一员。
王成国第一天上班时,首先去了人力资源部门报到,并领取了自己的工作制服和餐票。
他来报到的日子早已有安排,华德研发中心特地派遣专员接待了他。
“王先生,您好!
我是来自研发中心的研究员,我的任务是辅助工程师进行研究,以后请您多关照,你可以叫我小苏。”
这位刚入职的技术人才原以为独自一人上任,没想到公司还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位助手,这让他既惊喜又感动。
小苏一边带领着王成国向研发中心前行,一边介绍该部门的大致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