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窗外暴雨倾盆,室内灯光忽明忽暗。
病床上躺着傅星,呼吸机发出规律的滴答声。
六岁的林晚跪坐在床沿,双手紧紧握着他枯瘦的手腕。
监测仪显示他的脑电波已趋近平直,心跳仅剩每分钟32次。
突然,林晚闭上眼,嘴唇微微颤动,却没有声音传出。
但下一秒,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墙上的藤蔓缓缓舒展,叶片背面泛起银光,地板缝隙渗出淡蓝色涟漪般的波纹。
黑板自动浮现文字:
>**“频率锁定:LX-714”
**
>**“通道开启:倒计时00:11:03”
**
紧接着,一道模糊的人影出现在教室角落??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正是早已去世五年的傅沉舟。
他低头看着林晚,眼中满是震惊与悲悯,低声呢喃:“原来……是你在撑着。”
影像持续不到两分钟便中断,末尾留下一行系统自动生成的注释:
>**“检测到非物理存在体介入,疑似‘跨维度情感锚定’导致局部现实重构。
建议立即终止实验。”
**
唐小雅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后背。
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数据错误。
林晚真的在过去某个瞬间,用自己的生命能量,短暂拉回了即将消散的意识,并借此打开了通往LX-714的量子信道。
而傅沉舟的身影出现,说明“千灯系统”
不仅储存情感,还能在极端条件下,将高密度共感转化为某种接近灵魂显现的存在形式。
她猛然想起傅沉舟视频里的最后一句话:“真正的光源,从来不需要被点燃。
她们只是需要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光芒。”
或许,林晚就是那面镜子。
第二天清晨,唐小雅带着林晚前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附属医院,申请进行一次特殊的神经扫描。
老教授亲自安排设备,使用的是最新一代“共感场成像仪”
,能可视化大脑中情感共振的路径。
当林晚躺进仪器舱内,屏幕上原本应呈现灰白色脑区图像的画面,竟浮现出一片璀璨星河。
中央区域有一团明亮的核心,呈螺旋状旋转,周围延伸出无数细如发丝的光带,连接向未知方向。
“这……这不可能!”
负责操作的技术员失声惊呼,“她的大脑皮层活跃度远超常人,尤其是颞叶和岛叶区域,显示出持续性的高频共振状态!
而且……你看这里!”
他指向屏幕边缘一处微弱闪烁的光点,放大后赫然显现出一个熟悉的波形图案??正是《永不熄灭》的主旋律。
“她在梦里也在唱歌。”
唐小雅轻声道,“不是唱给人听的,是唱给星星听的。”
检查结束后,林晚拉着她的手问:“阿姨,我能去西藏吗?妈妈说,那里离天最近,声音能飞得更远。”
唐小雅怔住。
西藏旧气象站,正是“启航协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