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事情已经很清楚:美国现有的以空中力量为主的武装力量体系,和以远程、精确的空中打击为主的军事理论,是为了快速打败一个国家、而不是为了占领一个国家准备的。
所以,无论是空袭利比亚、空袭波黑、南联盟也好,美国的胜利都堪称辉煌,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驻有军队的国家,美国的胜利都不是那么彻底的。
李际均将军评价他们是〃胜而不利〃。
美国已经找到了超越军事对抗,直接赢得战场胜利的办法,但在不签定战争结束协议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胜利,美国还在摸索中。
越南战争是一场军事上满载而归政治上仓皇失败的实践。
伊拉克战争又呈现出这样的〃流产〃征兆。
美国解决不了这一困扰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世纪难题,它就无法仅仅凭它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军事力量,真正接近那个诱人的全球帝国梦想。
美国打胜了伊拉克战役,但不能打胜伊拉克战争。
我现在不能不遗憾地说,〃震慑与畏惧〃是一种虎头蛇尾的理论。
它的重大设计缺陷今天是由伊拉克的反美武装在证明着,明天就会被美国全面的战略困境所最后证实。
美国现在的情形好比一只老虎面对一群蝎子的围攻。
此时此刻,还会有什么样的〃震慑〃可以让对手〃畏惧〃?
吊诡的是,倒是伊拉克无处不在的反美武装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穷无尽的时间里进行的没完没了的袭击,正在对美军和美国产生〃震慑〃,而透过前线美军那沮丧的表情和美国高官谨慎的表态,我还看到了一种隐藏得很深的〃畏惧〃。
可笑拉姆斯菲尔得还在那里制订更像现代战争三板斧的〃10…30…30计划〃。
这是对〃震慑与畏惧〃理论的变本加厉,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击溃或击倒的学说。
一场20天打胜的战争,却在两年的时间里,变得前景不明;一场计划中的70天的战争,又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第二节、论伊拉克战争之持久战(4)
四、美国陷入持久战的根本原因:口号与动机的名不符实
2003年进行的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今天才是真正的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
迹象表明,美国已准备接受持久战的现实。
2005年1月,拉姆斯菲尔德就派退役陆军四星上将加里·勒克前往伊拉克,〃对美军的伊拉克政策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全面评估〃。
同时,美军还将聘请一个智囊机构对世界各国的游击战进行研究,估算伊拉克游击战持续的时间和美军的对策。
美国不会轻易撤出伊拉克,正如一只老虎不愿意吐出来已经咽到胃里的兔子,虽然它很难消化。
美国想使伊拉克成为中东*的样板。
现在这个样板,在前政权的废墟上刚刚盖起了一幢毛坯房,还没有来得及装修,美国怎么会离开?
还有,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和乌克兰橙色革命以及吉尔吉斯最近的一系列成功,〃蓄势待发的黎巴嫩雪松革命〃等,也给政治和军事困境中的美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面是最初军事胜利的激荡,一面是最新*成就的激励,美国注定还会在伊拉克的沙漠中坚持下去。
这构成了伊拉克持久战的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因素是伊拉克方面的。
客观地说,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并不是伊拉克的〃人民战争〃。
萨达姆不是伊拉克全民真心拥戴的政府,这在战争初期伊拉克军队分崩离析时,多数伊民众袖手旁观的情景中已可看出。
伊拉克人民当初既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