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经过两个月的沉寂,他再试探:“某一方面要求
我告诉你几句话,请你谨慎考虑。”
“我再要求你,勿让这一件大而难得的时
机溜走了。”
大事件少不得大记者。
1958 年8 月和10 月,金厦热战时刻,
曹聚仁又两度北飞来到北京,均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
毛、周故意放话
泄露“天机”
,将炮击金门的战略部署告之一二,于是,才有了《南洋商报》
神通广大提前报道的事情发生。
事后,毛泽东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曾谈及此事:我们事先让曹聚仁这位
大记者知道,也要准备他第二日写成新闻去发表。
当天,台湾即使知道,也
不一定信以为真,若信以为真,要做防备工作也来不及了。
让我们的大记者
更出名也好。
“也好”
二字,道出了毛泽东深层次的思考。
笔者一直认为,毛泽东、
周恩来于炮战决策、进行中,两次邀曹聚仁进京面谈,通过曹把核心军机预
先捅了出去,决非可有可无的细节,而是精心设计的一笔。
此举目的,既在
提升曹氏“此君确与中共最高层保有联络”
之知名度,以增加其做台湾工作
的权威性;也在向台湾示意:我的重大举措光明磊落,已事先通报,勿怪言
之不预也;还在期冀曹氏日后向台湾解释我之真正意图,勿使台湾理解产生
歧义,即中共自1956 年提出的“和平解决”
诚意未变,“炮击”
实出于被迫
无奈,乃为了“以战促和”
,并非重又回到“武力解放”
的方针。
唯有如此
理解,才能对毛泽东10 月6 日《告台湾同胞书》所提“三十六计,和为上
计”
,“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
“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
有正确、
深刻的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