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判桌上唇舌交锋的对手,今日会像故友一样在宴会桌上谈笑风生。
四位经历
了中美关系史上一场特殊的谈判和斗争,这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已成过
去,使人有“逝者如斯夫”
之叹,但无论王炳南,还是美方的三位,以及整
个美国外交界,都颇为一致地认为,中美能够建交,跨入发展关系的新的历
史阶段,同过去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及其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给一场劳而
无功的马拉松谈判下一个“功莫大焉”
的结论,其中丰富的内涵,确实值得
史学家们去潜心研究一阵了。
王炳南生前回忆:中美大使级会谈使中美两个大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
情况下,有了一个沟通和联系的渠道。
两国互不承认,却有会谈关系;没有
外交关系,却又派出大使进行长期会谈;双方还可以达成某种协议,创造了
协议上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新写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使级会谈就是中美
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两国关系,甚至比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在某些方面联
系得更多。
因此,两国虽然隔绝,却是互相了解底细的,这就是中美大使级
会谈15 年的意义所在。
最终,我们在会谈中一再重复的关于在台湾问题上
中国政府的立场,得到美国政府的承认。
尽管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是中美关系
发展的障碍,尽管美国政府还在这个问题上枝节横生,但历史的潮流毕竟滚
滚向前,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历史证明,这是无可阻挡的。
美国史学家的多篇论著,基本上赞同王炳南的看法,当然,站在美国
的角度,也有许多新鲜观点补充,例如,普遍认为:中美不论谈出了什么,
而正在进行会谈这件事情本身,对企图不顾一切发动军事冒险的蒋介石有一
种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在1958 年和1962 年台湾海峡紧张危机时表现得尤为
明显。
中美恢复和保持接触,台湾便不敢轻举妄动,从而有效扼制了可能导
致世界大战发生的诱因。
很多文章引用了美国第三任谈判代表卡伯特对王炳
南说过的话:“如果蒋介石想不负责任地行动(针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
我们两家(中美)就联合起来制止他。”
据说,台湾一些情报高官在美国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