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前项并不稀奇,因别人也可做也会做,后
项则确实是他有别于他人的治军方式,表现出他特点鲜明的政治驭兵思想。
※※※※※
上午,胡琏驱车前往某战场医院慰问轻重伤患。
众伤患看到司令官来了,忽喇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询问战况,了解局
势。
胡琏一一作答,说:共军企图已经很明显,其目的在消耗我,围困我,
待我补给中断,然后乘势攻击。
所以,此役实为考验我革命精神意志力之战,
谁能忍耐到最后五分钟,谁就能得到最后胜利。
我们为主义而战,就是弹尽
粮绝,也要坚持到底,与金门共存亡。
一伤患递过一个小笔记本:请司令官给写几句话吧。
又有七、八个小本递过来。
胡琅一一接过,信笔默写下一些从《孙子兵法》、《孟子》、《战国策》、
《删定武库益智录》等典籍中摘来的名言警句,如: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
可夺志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三军勇斗,莫我能御;有前死一尺,
无却生一寸;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忠不避难,勇不畏死;一卒毕力,百
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
。
边写,边解释出处和含义。
侍从和伤患们异口同声:司令官真好才学!
※※※※※
出生于陕西华县农家的胡琏,投考黄埔之前,读书并不多。
但看过他
晚年著述者都认为,从其文洋溢才智,涵学渊博,在国民党军老一代将领中,
堪称皎皎,出类拔萃。
胡琏的“多识”
,获益于“勤学”
。
此公戎马一生,足不离蹬,手不释
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他自己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打仗和读书。
胡琏读书兼收并蓄,涉猎宽泛,但又爱好专一,以史为主。
胡琏晚年,以68
岁高龄,本着“学然后知不足”
的意趣,跑到台湾大学注册,进入历史研究
所,选读宋史和现代史,每周上课两次,三年中,除去因病住院的个把月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