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往隐蔽部一尺一尺移近。
防炮洞终于出现在面前,早已精疲力竭的他只觉天旋地转,脚一软,
俯跌在洞口外边,手仍牢牢抓住压在背上的指导员。
他顽强地抬起头来,想
喊洞里面的人出来帮忙,但只能大张着嘴吸气吐气,就是喊不出声音来。
又
是敌人的几发炮弹像鞭子般逼迫他决不能停止,他艰难地扶正了背上的指导
员,向防炮洞匍匐前进。
负伤的右手、右脚无法用力,他就单靠左手左脚一
寸一寸地向前蹬、向前爬。
。
战后,团首长说:今天你们连打掉敌人两个目
标算不得奇迹。
一个重伤号救下了另一个重伤号,才算得是一件了不起的奇
迹哩。
※※※※※
拿破仑名言:战争是死神的舞池,敢跳下去与死神共舞一曲者乃真豪
杰。
7
对敌有线广播喊话——这是一个于特殊战争环境和条件下方能产生的
颇为特殊的“兵种”
。
它的应运而生起码须具备两个前提:敌我双方长期稳固的对峙状态;
阵地间隔不十分遥远,声音传递可使对方听清楚。
五十年代的金厦海域天设地造般应合了上述条件。
说它为“兵种”
,绝对言过其实了。
1958 年,厦门前指仅在距大金门较
近的角屿、小嶝、大嶝,距小金门较近的何厝、对高山,距大、二担最近的
青屿设立了若干个对敌广播喊话组,每组三、五、七人不等。
到了六、七十
年代有线广播的全盛时期也不过扩建成一个数十人编制的团级站。
说它为“兵种”
,又是恰如其分的。
参战老人们说:1958 年,厦门前线
整天到晚就是两种声音,一种是炮声,敌我对打;一种是广播大喇叭声,敌
我对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