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另外的角度多想一想。
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海牙协议不是圣旨,还是不能
按海牙协议办,我们的领海线还是扩大一点有利。
从各方面判断,仗一时半
会儿打不起来,我们不愿打,帝国主义就那么想打?我看未必。
一定要打,
我们也不怕,在朝鲜已经较量过了,不过如此,要有这个准备。
主席一讲话,两位老先生也就想通了。
他们很激动,刘泽荣兴奋得一
个晚上没睡成觉。
他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件最大的荣誉,第一件是十月革命
后,我作为中国外交使团代表到过苏联,见过列宁,和列宁握过一次手。
这一次毛主席邀请我参加领海线的决策,这是国家民族的一件大事,
我这辈子算没白活,心满意足了。
1964 年,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对雷英夫说:我的战略思想既复杂又简单,
就是四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简言之,不
打吃亏仗,要打就打歼灭战,可前提是必须做到知彼知己。
长期在毛泽东身边鞍前马后地干,雷英夫深深感到,毛泽东作出重大
决策之前,在“知彼”
上所下的功夫,没有任何人可以相比。
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
毛泽东问雷英夫,麦克阿瑟是张飞性格,一触
即跳呢,还是司马懿性格,老谋深算,忍辱负重,给件女人衣服也能穿呢?
雷英夫回答:张飞性格,骄横跋扈,好战分子。
毛主席说,太好了,我就喜
欢他是个张飞,越倔越好,越好战越好。
于是,布置奇兵,突然出击,把麦
帅打个措手不及。
1962 年,中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毛泽东问雷英夫:我有一个问题未
想通,我们一让再让,尼赫鲁为什么非打我们不可。
雷英夫讲了五条理由。
前四条,毛泽东都摇头:讲得都对,但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雷英夫说:第五
条,中国有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
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政策是只叫不咬,绝
对不敢打他,所以放心进兵。
毛泽东拍着巴掌叫好:讲得好,这下解决了,于是下决心反击印度,
也打他个冷不防。
雷英夫最佩服毛泽东的是他的“战前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