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对记者先生在空战最激烈时,能够分身有术地爬到敌我双方的驾驶
舱内实地采访,五体投地。
关于“八·一四”
空战和周春富的文章,报道已经如此完美元缺,以
我秃拙之笔,还能写出什么高妙的东西来么?按说,我只有抄录其中精华的
份。
但是,总有一个古怪的念头像蠢动的春笋一样要从我的胸膛钻出来:不
是一共出动了八架飞机吗,怎么这仗全让周春富一人包圆了?周春富一会儿
去救这个一会儿去救那个,咋没见另外七位来救他呀?于是,我怀着考古学
者破译史前文字般的兴趣,在强烈的好奇心趋动之下,走访专家、权威、亲
历者,查阅最原始的文字记载。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我发现了一个面孔不大
相同的“八·一四”
空战。
※※※※※8 月14 日,十六师四十六团转入龙田的第二天,我雷达发
现敌机两架从马祖方向来袭。
福州指挥所判断为F-84 欲对我新转场部队实
施侦察,根据一般后面会有四架F-86 掩护的规律,下令出动八架打第一仗。
刘亚楼曾在战后报告上红笔批注:“以八架去打判断中的六架,也没有体现
以多胜少的原则!”
给以了严厉批评。
升空后始发现,敌人不是两架F-84,
而是五大队八架、十一大队四架共十二架F-86。
雷达情报误差太大,严重影响了敌情判断和战斗决心。
起飞八架编为两个中队,一中队带队长机为大队长王立荣,二中队带
队长机为大队长赵俊山。
周春富飞二中队8 号机。
飞临海岸线,周春富首先
报告:“左前方有两个拉烟的。”
赵俊山即向地面福州指挥所请示投副油箱。
福指回答:“距敌还有30 公里,不投。”
而此时,距敌实际只有3-5 公里,
赵俊山不能再听地面了,果断下令投副油箱,已觉太晚。
此时我机速度比敌
小,高度10700 公尺,比敌低1000 公尺,态势不利。
敌我双方对头冲过,
赵俊山即令:“左转,打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