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本文发稿时,林虎中将已经退出现役。
)8
举国上下若癫如痴向2000 年奥运会主办权百米冲刺期间,首都某大报
举办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高中生知道五十年代中
国破女子世界跳高纪录的是郑风荣,破男子轻量级举重世界纪录的是陈镜
开,获第一个世界冠军的项目为乒乓球男子单打,得主容国团。
恕我戏言之,
若增加一问:同时期非体育领域,也曾经有过一个同等辉煌相当著名的“三
比○”
,是何项目?为谁创造?百分之百,无人能够应答。
当“为国争光”
的聚焦灯再不肯切换角度就那么顽固执拗地照耀着世
界体育竞技场的时候,当一枚金牌的含金量已达几十上百万而一枚英模奖章
的价值仅与铸造物本身等同的时候,当各式各样刺目耀眼的“星星”
占领了
荧屏版面封皮广告并将“非星类”
扫地出门发配犄角旮旯的时候,我为中国
还有爱国主义的热情感到兴奋,亦为“爱国主义”
的进化感到困惑。
所以,不知“三比○”
、更勿论什么“赵德安”
,请千万莫要大惊小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包括在空军领率机关无数次碰壁答复“不知道”
之后,我终于在广州某干休所的门球场上找到了本节主人公——赵德安。
老人身材魁伟,红光满面,一身“李宁”
运动服,一双“耐克”
运动
鞋,脖子上挂着两样物件:口哨,秒表。
挥锤击球,一丝不苟;举手投足,
状如青年。
初看,以为是中学体育教师或资深体育教练。
在运动场外绿草地上,我与“七·二九”
空战的空中指挥员盘膝而坐。
我刚要对他能于“百练之中”
接受采访表示感谢,一双大而有力的手已将我
的手紧紧包裹,上下摇晃,说了一句令我受用不起的话语:“还有人能记起
我赵某,谢谢,谢谢。”
※※※※※赵德安,山东潍坊郊区人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