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部分(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很高的官样文章,给世界留下一片迷雾。

直到1993 年8 月,台湾《青年报》发表的一篇题为“炮战前夕,金马

已成举世瞩目焦点”

的文章依然一口咬定,1958 年赫氏北京之行,就是为

密谋炮击金门而来,毛泽东敢对金门下手,就是由于苏联的唆使和怂恿。

毛泽东和苏俄头子在北平集会时,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当时中东战局

已把美国搅得头晕眼花,再也没有精神注意到远东了,此时如能拿下金门,

六个月就可解放台湾,而打开了西进太平洋的大门。

几十年了,台湾坚持的就是这么一个观点。

但只要认真阅读《公报》

就会知晓,其中不仅没有提到台湾问题,甚至连“台湾”

二字都未出现,这

当然不是一种无意的疏忽。

事实上,毛、赫晤谈不快,中方根本就没有向苏

方谈及炮击金门事,这使得二十天后金门落下炮弹,感到震惊和恼怒的,不

光是台北和华盛顿,还有一个莫斯科。

赫鲁晓夫气得大叫大嚷:这么重大的

事情,毛泽东竟连一个招呼也不打,这算什么亲如兄弟?!

毛泽东自有他的

道理:中国人解决自家事,为什么要向你莫斯科打报告,非得得到你的批准?

究竟中苏会谈对日后的炮击金门是否产生了影响,毛泽东本人从未谈及,而

采访中,许多老同志肯定认为:赫氏造访北京,只能坚定了毛泽东要打这一

仗的决心,你赫鲁晓夫要同美国搞缓和,我偏要同美国搞一点点紧张,看你

怎么办?炮击金门的主题是惩罚台湾,警告美国;副题是在苏联面前显示独

立性,表示决不同帝国主义妥协的决心。

我以为,对历史的复杂性理应如此

理解。

中苏北京会谈内里与表象的不一致对打响后的炮战,其影响亦是双重

并相当微妙的。

艾森豪威尔对中苏《公报》的措辞感到某种程度的忧虑并不奇怪,因

为自朝鲜战争开始,预测一旦中美间发生大规模战争,苏联将在何种情况下

以何种方式介入,已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重大战略研究课题。

尽管中情局早

就得出结论,“在中国长江以南发生任何级别的战争都不会导致苏俄的直接

加入”

,艾森豪威尔仍不能不审慎看待中苏间“牢不可破的团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NBA禁区推土机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西游记:四川话版(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替身养猪去了[快穿]特种岁月乱世情歌:农门女将枭门邪妻极品捉妖系统凌天至尊大国工程赤骨天梯神农别闹魏武侯七十年代小娇媳万界时空穿越者九龙吞珠绝世保安三国之天下无双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总裁大人超给力重生之都市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