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恰恰是事关全局的“妙着”
。
他求险,并非感情上的冲动和
直觉上的鲁莽,而是源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精确计算,源于对各种方案反复
比较后择取最佳的魄力决心。
但在对台用兵问题上,一向作风果敢泼辣、决策履险犯难的粟总是否
过于谨慎了?高级将领中也有人窃议:如果在1950 年6 月朝鲜战争爆发之
前,破釜沉舟、举兵攻台,也可能。
。
粟裕说:不行!
金门失利的教训太深
刻。
不重视血的教训就要流更多的血。
又说:中原逐鹿,两军对垒,“有把握”
通常可理解为比50%再多一点
的能够打赢的可能性。
而隔着一片大海作战,六、七分把握绝对不行,八分
九分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又说:大海平平,一览无余,未来的攻金攻台之战,是没有多少“巧”
可讨的,就是磨盘碾秤舵,硬碰硬。
不但要有数倍于敌的火力、数量优势,
而且要有足够的船只,保证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船只。
还要懂得潮汐、
风向、登陆点的选择。
我们攻坚、野战是行家里手,但越海作战是外行,凭老经验想当然不
行,要吃大亏。
几十万人马上去了,可能一鼓作气一胜到底,也可能上不去,叫人家
反下来,那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没。
拿破仑说过:懂得战争基本规律的人可以做将军。
但也懂得战争特殊
规律的人才是聪明的将军。
※※※※※粟裕,正是一位不仅着眼于战争的一般规律,而且时时在
注意着越海作战特殊性的将军。
粟裕做指示,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两个字:纪律!
“这次炮击封锁金门岛作战,是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海军、空军、炮兵
参战部队,都由福州军区前方指挥部统一指挥,都要无条件地服从指挥,要
打就打,要停就停,令行禁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