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伍,在晚上10 时半下了班又立刻赶来参加游行。
凌晨,这条马路上又第三
次打出了该厂的厂标。
头上还戴着白色工作帽的北京联合纺织厂的女工们,也是在晚上11 时
下了班以后就走上街头的。
女工们为声援黎巴嫩、伊拉克的兄弟姐妹还组织
了青年突击队,她们虔诚地说,多生产一支纱锭,就是多造出一颗射向美、
英帝国主义的子弹。
有一批在夜间值班的人——公共汽车司机、街道清洁工人和报馆的夜
班编辑们,刚刚结束了工作,就毫无倦意地涌入了游行示威的队伍。
一些年
轻小伙子,是听到了一声招呼,从宿舍的床上弹跳起来赶来游行的。
几位性
急者甚至来不及穿鞋袜,就穿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现在仅见于某些澡堂的木“呱
哒板”
上了街。
一阵“呱哒、呱哒”
的响声由远而近,那是木板鞋同水泥路
面接触所发出的美妙音响。
首都文学艺术工作者的队伍里,作家艾芜走在前排,拿着匆匆草就的
整个文艺界的抗议书。
诗人沙鸥则被群众示威的场面所激动,诗兴大发,出
口成章,向记者们口述了新作《反侵略的红浪滔天》:反侵略的红浪滔天,
愤怒的喊声吓破敌人胆,这是火焰的洪流,定要烧死战争罪犯!
在英国代办处工作的一百多位中国职工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地利之
先,他们推举了一位名叫罗德贵的通信员为代表,走进代办处一秘艾礼雅的
办公室说:我们中国职工要参加示威游行,抗议你们的军队对中东人民的侵
略:艾礼雅摊开双手耸耸肩不置可否无可奈何地作出苦笑状。
10 时30 分,
一百多中国职工高呼反英口号从建筑物内走了出来,加入到游行行列。
让人颇觉不太过瘾的是,那时候中国与美国没有外交关系,既无大使
馆也无代办处一类机构,甚至连一个美国人的影子也见不到。
倒霉的英国代
办处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矢之的和唯一可供人们泄愤的目标,居住在里面的
可怜的ENGLISH 们只好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