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李卫东一头撞进来,手里攥着刚从短波电台截获的密文。
“老赵!
出事了!”
他喘着粗气,“TechHarvest_89……不是一个人。
它是七个不同身份轮换使用的马甲账号,背后连着一张跨国数据黑网,专门猎取乡村技术项目的原始设计稿!
林志康只是替罪羊!”
赵振国坐在窗边修理一台坏掉的太阳能充电器,闻言只是轻轻吹去焊点上的锡灰,语气平静:“我知道。”
“你知道?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因为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网上。”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玻璃,落在远处山坡上那片光伏阵列上,“而在人心深处。
他们以为我们穷、我们土、我们不懂高科技,所以可以随便拿走我们的东西,改个名字就成了他们的创新成果。
可他们忘了??”
他顿了顿,将修好的充电器递给身边一个满脸雀斑的小男孩,“**有些东西,生来就不属于任何人,比如阳光,比如风,比如一个孩子想让世界变好的念头。
**”
小男孩接过充电器,小心翼翼接在自己的迷你气象站上。
红灯亮起的瞬间,设备自动上传了一组温度与光照数据,并附带一句语音留言:“我是江西赣州的阿强,今天我家屋顶发电够给妈妈煮一顿饭了。”
这条数据经由萤火内网层层转发,最终汇入北京某部委的实时监控大屏。
正在开会的老专家突然指着其中一条轨迹,声音微颤:“这个信号路径……它绕过了所有商业骨干网,完全是靠民间无线电爱好者接力传输的……就像……就像当年的地下交通线。”
年轻干部点头:“这就是他们说的‘人民通信网’。
没有中心服务器,没有资本控制,甚至连电费都是各家自愿分摊的。
可它的稳定性,比某些省级政务云还高。”
会议室陷入沉默。
片刻后,主持领导缓缓开口:“拟一份文件,建议将‘萤火计划’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试点。
另外??”
他停顿了一下,“联系赵振国,请他派代表参加下个月的国际开放技术峰会。
中国代表团的主题发言,我想用一个小学生的语音留言开头。”
消息传回青山村那天,正值夏至。
全村人聚在学校礼堂观看卫星发射直播倒计时。
投影仪是用废旧投影头和手机镜片拼装的,画面歪斜模糊,但当央视主持人念出“本次发射载荷包含三千名乡村少年签名代码”
时,整个礼堂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小丫紧紧抓着王秀兰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
她知道,那段签名代码里,有自己的名字,也有阿木带来的那块芯片的哈希值。
它们都被封装进一个名为“时间胶囊”
的数字容器中,随卫星进入轨道后,每二十四小时就会向地球广播一次。
“就像心跳一样。”
她说。
赵振国站在人群最后,默默看着女儿的背影。
他的手机再次震动,是一条来自中科院的私信:
【发射前最后一次确认:是否允许公开“泥土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