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结果显示,该信号无法由现有任何已知物理过程自发生成,即便是最复杂的混沌系统也无法复现其精确的时序结构。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她尝试以相同格式回应一个简单的“hi”
时,不到七分钟,对方就回传了一组新的数据包??这次是一段压缩图像。
解码后的画面让整个团队屏住呼吸。
那是一颗行星的轮廓,蓝白交织,极冠清晰,表面分布着规则的几何光斑网络。
乍看之下像地球,但大陆形状完全不同。
北半球是一片巨大的五边形陆地,南半球则环绕着环状海洋,中央悬浮着一座发光的塔状结构。
而在行星上方,三颗人造卫星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正向地面投射交错的光束。
“这不是太阳系内的天体。”
天体物理顾问陈教授颤抖着指出,“它的恒星光谱显示为主序星G8V型,距离至少12光年。
而那些卫星构型……是能量收集系统,类似于戴森云雏形。”
会议室陷入死寂。
他们收到了外星文明的回信,而且对方显然具备解读人类数字编码的能力,甚至可能早已监听地球多年。
“问题来了。”
赵工打破沉默,“它是怎么学会二进制的?又为何选择现在联系我们?”
吴浩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星空。
“也许它没学过二进制。”
他低声说,“但它懂得模式。
从我们最早向太空广播的电视信号、阿雷西博信息、旅行者金唱片……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呐喊。
而今天,终于有人听见了。”
林薇却更加忧虑:“可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善意还是敌意。
一段‘hello’可以是问候,也可以是探测。
如果我们继续回应,等于暴露地球坐标。”
“但我们已经暴露了。”
吴浩回头看着她,“‘启明一号’的微波接收轨迹、量子通信频段、推进器能量signature……每一项都是高精度的定位信标。
真正的隐蔽从来不在沉默,而在如何回应。”
次日清晨,国家航天局紧急召开跨部门会议。
军方代表明确表态:“立即切断‘启明一号’与地面的所有量子链路,封锁消息,防止引发社会恐慌。”
而科学院则主张谨慎接触:“这是人类文明千年未遇的机遇,不能因恐惧而退缩。”
最终,中央决策层做出折中指令:允许科研团队以最低功率发送一次加密试探信号,内容限定为数学常数π的前一百位和斐波那契数列,不含任何地理或生物信息;同时启用“星脉”
推进系统的被动隐身模式,关闭所有主动辐射源,进入观察期。
林薇亲手编写了发送程序。
当那串纯净的数字流通过量子纠缠信道跃入深空时,她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根火柴。
等待的七十二小时如同世纪般漫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